李文忠:展望2024 進化的「反共保台」(暫不發)

李文忠    2023年01月29日 07:00:00

2024主權及兩岸議題必然是選舉主軸。面對愈來愈嚴峻的台海形勢,我們的選擇是「反共保台」,但不能僅止於此:1.民調顯示,九成國民拒絕中共統治,珍惜自由民主生活方式;八成以上國民希望和平。2.香港「反送中」運動,台灣人民慷慨激昂,不必付出代價,但「抗中保台」意謂役期延長為一年,可能面對戰爭,人民首當其衝,還會同仇敵愾嗎?



 



副總統賴清德及代理主席陳其邁最近呼籲「和平保台」,賴還多次提出「民主和平發展」,選舉檢討小組召集人鄭文燦也談到調整兩岸論述,這是很好的起點,但進一步要如何論述呢?我的建議是政府及執政黨的思維及作法必須改變:



 



一、抗中保台



 



為了維護自由民主價值及生活方式,也為了順應國內主流民意及國際民主陣營,我們都必須堅持反共保台的立場,但政府更要強化以下論述:



 



1.不致發生戰爭。這是兩個陣營的對抗,台海有事,將是西太平洋乃至準世界大戰,不符合中國及各方利益;且解放軍力有未逮,短期內不致發生戰爭。



 



2.備戰才能避戰。那我們為什麼要強化軍備及延長役期呢?這是為了善盡守護家園的責任。人類的歷史經驗顯示,屈膝只會帶來屈辱,空言和平只會鼓勵侵略者動手。以色列青年男女服役三年,幾十年西線無戰事。瑞士及瑞典全民皆兵,故能長保永久中立。



 



二、善盡一切努力團結國人



 



主要處理三件事:



 



1.在民主法治的原則下運作



 



第一義是保障言論自由,尊重並包容不同主張。第二義是平時在言論市場上競爭,選舉時訴諸國民裁判。第三義是不容抹黑抹紅別人,那是把對手或不同主張者視為敵人,或推向敵營,如何團結?因此要勇於對抗惡質到處征伐的網軍側翼,政府及執政黨也應該隨時表述或反駁任意抹黑抹紅別人的聲音。但對於種種媚共亂台紅通通的言行,我們只要如實介紹,據理評論,國人自有公評。



 



2.正面看待友中、和中主張



 



基於台灣與中國大陸種族、文化、語言、歷史、地理、經貿的親近性,台灣有人有中國情感或利害理所當然。藍白陣營是立場不同的國人,統派、中華民國派、有中國感情者、從事兩岸經貿者…都是團結的對象。我們的敵人是中共及國內的買辦、第三縱隊,不顧價值/是非/事實媚共亂台者。



 



但對於中共滲透及認知作戰,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更要強化國安機制及反制能力。



 



3.讓外省族群在台灣有安身立命之處



 



38年隨國府來台的族群乃至部份後代與黨國牽絆甚深,隨著台灣民主化、本土化的過程,他(她)們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乃至不適應的過程,我們必須有同理心,更設身處地的包容。以轉型正義諸議題為例:台灣史綱、課綱、兩蔣定位、中正紀念堂、黨產、救國團、婦聯會…等等,均為民主進步及還原歷史正義所必然。但對部份人而言,這些都在不斷挑戰他(她)們的記憶、感情、價值,在他(她)們心目中,綠營才是眼前的敵人,如何談團結呢?從這樣的視角出發,是否可以更和緩、折衷處理呢?



 



蔡總統講中華民國/台灣,目的在團結國人。那就應該進一步做到二件事:(1)有機地接受中華民國的圖騰、記憶及感情。(2)認識到中華文化、西方文明及其它多元元素共同融合於斯土斯民,共同凝結成台灣的文化底蘊。



 



38年隨國府來台的族群乃至部份後代與黨國牽絆甚深,在台灣民主化、本土化的過程中,應以同理心,設身處地包容他們的不適應。(美聯社)


 



三、善盡一切努力追求和平



 



政府最大的責任是避免戰爭。首先是延續蔡總統路線:不挑釁、不斷釋出與北京協調談判的姿態。



 



其次是向北京釋出善意,可以考慮重回2016就職演說釋出的善意:在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九二會談精神的基礎下,兩岸進行協商。這意味著爾後兩岸政策及相關措施,必須遵循這個框架。



 



在處理兩岸議題要有北京視角。譬如說,裴洛西訪台的時機在20大前,正值習近平權力競逐的最後階段,他勢必採取強硬姿態,我們在處理時必須考慮及此。



 



但永遠要記住:中共是永遠不可信的,西藏、新疆、香港都是血淋淋的教訓。最重要地是,不斷向中國人民釋出善意。台灣的敵人不是中國,更不是中國人,是中共獨裁政權。消極的方面,我們要竭力避免與中國民族主義對撞,涉中議題,我們當然是從台灣的立場出發,但也要考慮中國人民的感受,避免逢中必反;積極的方面,我們要以台灣自由民主的價值、進步友善的生活方式、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等作為華人社會的燈塔。過去我們的政策太保守,可以有更開放、積極的作法。譬如:為吸引更多陸生來台,長期培養知台派,我們應該提供更多優質大學的名額、更高額的獎學金、更好的健保及生活優惠。再譬如,面對中國疫情近期大爆發,台灣應秉於人道關懷,主動提供協助。



 



最後更重要地是,與國內政黨領袖定期會商,逐步形成共識或互相理解,不排除進一步藉助藍營及台商作為重要溝通管道。面對中國,朝野理應合作,對外一致,要慢慢走到這一步,政府在思維及作法上要調整:第一是不把兩岸政策作為朝野廝殺的工具,再則要共同分擔責任,也分享功過。但對藍營中少數舔中媚共的言行,社會自有公評,藍營也應該有所節制、切割。



 



主要的困難在北京置之不理,但我們只能處理操之在我的部分。當然也要注意避免混淆國內反共防線,也避免向國際傳達錯誤訊號。



 



四、善盡一切努力為戰爭作好準備



 



這方面國防部已走在正確的方向,但遠遠不夠。譬如:國軍的軍事戰略及軍事投資是正確的嗎?後備軍人是有效戰力嗎?關鍵設施防護機制建立了嗎?



 



國防的三支箭是:1.大幅增加國防支出,2.從事軍事事務革命,務實調整軍事戰略、準則、編裝及訓練。政府基於國防的需要,已宣佈役期延長為一年。未來必須嚴格訓練,才能有效提升戰力,並承諾訓練出一個個戰技精良、身強體壯、紀律良好的士兵,才能說服年輕人及父母。



 



※作者為現任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進黨籍前立委。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