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志:抗中保台何錯之有?

陳建志    2022年11月18日 00:00:00

每逢選舉期間,藍營的政治人物總愛嘲弄民進黨搬出抗中保台的口號,為求反制,藍營所採取的方式是扭曲抗中保台的真意且將之貶為競選時期的情緒勒索話術,並同時煽動支持者蔑視抗中保台的內涵以達破解之道。確實,從2014年的縣市長選舉開始,抗中保台的口號便成了民進黨與其他綠營小黨在選戰中重要的核心論述,並在2016與2020的兩次總統大選中成了蔡英文總統勝選的重要推力。甚至在2020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罷免案中也扮演了一定的關鍵因素。 因此當2022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再次出現抗中保台的氛圍時,藍營人物就像被強逼吞了黃蓮般地又苦又恨。藍營媒體指責綠營的抗中保台是以虛幻的外部勢力威脅來挑起全體國民的恐懼感,但這句口號真的如藍營所說的如此廉價?而所謂的外部威脅,難道真如藍營媒體所說虛幻不實嗎?



 



「抗中保台」民進黨專屬?



 



同時,許多人所好奇的是,為何抗中保台這面大旗會為綠營所獨享?為何藍營明知這面旗幟擁有號召選票的功能卻不願舉起?我們有必要回顧過去這八年國內外情勢的變化,以及兩大政黨對抗中保台的態度以窺其究竟。



 



2014年,當時的中央政府乃由中國國民黨執政,但在3月18日時發生了重要的太陽花運動,這場由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的運動,旨在抗議當時中國國民黨的馬英九政府與中國國民黨立院黨團罔顧台灣利益,一意孤行的要在國會強行通過與中共所簽署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雖說該運動的切入點是抗議該法案在表決過程的不公正和欠缺與社會各界的溝通,但其根本原因在於台灣社會驚覺在馬英九以經貿為糖衣所包裹的親中路線下,台灣已經過度地向中國傾斜。當時台灣不只早已錢進大陸輸血中國多年,連人才也開始嚴重的流往中國。



 



彼時在馬英九刻意大開台灣國門的政策下,低品質的大陸觀光客大批湧入台灣,陸資的手也持續深入台灣的各級產業,眼看台灣就快被中國整盤端去,使台灣人成了中國腳下的二等公民,在此危機意識之下,太陽花的反服貿運動自然地點起了台灣人的憂慮,不滿的怒火因此燃成了燎原之火,也間接地影響2014年底的縣市長九合一選舉,使民進黨與當時身為無黨籍實為綠營群眾所支持的柯文哲共同贏得了六個直轄市中的五席市長與另外九席縣市長。 



 





太陽花學運根本原因在於台灣社會驚覺在馬英九以經貿為糖衣所包裹的親中路線下,台灣已經過度地向中國傾斜。(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美國《紐約時報》在該選舉後即撰文指出,傾向親中的執政黨(中國國民黨)在此次地方選舉大敗,行政院長因此請辭下台,其選舉結果也顯示,中國國民黨將難以保住2016年總統大位。 而兩年後的總統大選,果然如紐約時報所預測的,由蔡英文所領導的民進黨一舉贏得總統大選,啟動台灣民主化後的第三次政黨輪替,泛綠政黨在國會中也一舉取得近2/3的席次。



 



中共眼見中國國民黨接連在2014與2016的選舉遭逢挫敗,於是調整策略開始另一波干涉台灣內政的策略,這些包括了透過各種網路平台大量傳遞假訊息,在社群媒體透過假帳號操作不實言論與帶風向的各種網路攻勢,收買台灣各地方的宮廟與人民團體,透過台商輸血金援中國國民黨與親中團體的候選人,意圖在2018的縣市長選舉與公投中扳回一城。



 



加上蔡政府在2016五月就任後急於展開各項社會改革議程,因此在推動公教年金改革與勞基法修訂兩項關鍵議題上提供了中國國民黨利用反對聲音的民怨取得反撲的機會,再加上民進黨輕忽了公投綁大選的連動效益,於是在2018的選舉,民進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不但一舉失去多個重要縣市的執政權,也連帶輸掉了多項重要的公投議題,使得蔡政府面臨上任後空前的挑戰。



 



喜出忘外的中國國民黨以為民意又回到了手掌心,於是多名親中色彩強烈的藍營政治人物一一做起了總統夢,包括韓國瑜,洪秀柱,吳敦義,朱立倫等人。2018的勝利讓中國國民黨誤以為台灣社會支持其親中的路線,但卻忽略了此時國際社會已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包括美國總統川普自2018三月啟動的美中貿易大戰,這場貿易之戰不但開啟了後續影響至今的美中對抗,更將美中的對抗拉高至彼此在價值觀與國際秩序路線上的較勁,並擴大影響到歐日澳印等民主陣營,使得抗中路線成了發展中的國際趨勢。另外則是2019三月於香港所發生的反送中運動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大批的香港學生與市民從2019年3月到11月這段間發動了多起大規模示威抗議港府的運動,在6月與8月的大遊行曾有高達200萬的港人走上了街頭,到了11月更發生了撼動人心的香港理工大學衝突事件,使全球看到香港青年人為義抗爭與爭民主的勇氣。



 



眾所皆知,反送中運動檯面上的對象雖是林鄭月娥所領導的香港特區政府,但其運動真正欲對抗的對象乃是在背後遙控指揮港府的中共政權。 令人難過的是,反送中運動在2019年底在北京的強烈要求下,港府動用了大規模警力對學生與異議人士啟動了大規模的逮捕而告終。 2019年,美中貿易戰與香港反送中運動讓許多台灣民眾看到了美中對抗的大趨勢,以及再次警醒了自己認清中共反民主反自由與迫害人權的本質,於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成了當年最大的警語,特別是對香港處境最給予同情的台灣青年世代。民進黨當然也體認到了這樣的民心趨勢,因此不要讓台灣變成下一個香港,抗中保台的意識成就了2020一月總統大選蔡總統以破紀錄的高票順利連任。



 



政治人物赴中國後的態度才是關鍵



 



回顧2014到2020,因應中共野心的圖窮匕見而漸次形成的國際抗中氛圍,中國國民黨不但不願意貼近趨勢改採抗中保台的路線,反倒還讓台灣人一再看到其高層面對中共政權那種卑躬屈膝的醜態,這些包括了2014二月馬英九令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赴中國與國台辦主任討論兩岸交流推動ECFA ;2015與2016朱立倫和洪秀柱先後以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身分訪中赴北京拜會習近平大談九二共識與兩岸一中;2016吳斯懷與一群中國國民黨退休高階將領赴中國北京人大會堂聽訓並起立高唱中國國歌;2017郝柏村率領高階退將赴南京宣稱抗日勝利是中國國民黨軍與中共 ( 新四軍和八路軍) 共同努力的功績;2018郝龍斌率團出席海峽論壇並向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強調國共兩黨是夥伴關係,兩岸人民同文同種,兩岸關係應該「從一家親走向一家人」;2019三月韓國瑜拜訪香港特首與中聯辦主任; 2019五月台灣各親中媒體在旺中集團帶領下齊赴北京參加兩岸媒體峰會,並在會中聽汪洋訓示要求在台努力宣傳「一國兩制;甚至在輸掉總統大選後,2020九月中國國民黨仍執意要王金平率團赴中參加海峽論壇,最後被當時中國央視主播李紅的一句真心話「王金平是來向中國求和」而破局作罷。



 



其實台灣社會並不反對台灣的政治人物赴中國交流,但重點在於政治人物赴中國後所表現的態度以及是否堅守台灣主權的立場。 從上述的許多例子來看,中國國民黨赴中的政治人物讓台灣人看到的只有自我矮化,趨炎附勢以及喪失立場。 在台灣天天掛在嘴上的中華民國四個字到了中國後都自動消音,更遑論拿出中華民國的旗子。 在台灣意識高漲的今日,中國國民黨卻在對岸大談兩岸同屬一中,於是乎,台灣社會漸漸看懂了中國國民黨的親中本質,也認清了其親中本質其實是拿台灣主權向對岸乞討交換利益與資源,至於文化交流與血濃與水則皆是冠冕堂皇的藉口。



 



那麼從2020總統大選後至今,在全球經歷了Covid-19 (武漢肺炎)的肆虐,2022年2月底的俄烏戰爭,以及民主陣營產業鏈重組與大通膨時代的來臨,中國國民黨有所改變嗎? 很可惜的,並沒有。 台灣社會反而看到中國國民黨似乎如著魔般的,在各項事件中持續站在中國的立場批評台灣的執政當局。



 



2020年初當武漢肺炎的案例自中國武漢爆發後,台灣政府立即採取禁止中國航班來台的決策,中國國民黨見狀則批評蔡政府這樣的決定是違反人權; 在武漢包機事件則讓人進一步看到身兼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與北京市特邀政協委员徐正文所展現出兩岸買辦的典型醜態,當口罩產量不足必須給予管制時國民黨不但批評實名制,馬英九還指責政府禁止口罩輸中是「沒氣度」與「沒人性」;當口罩國家隊迅速建立起來並可以開始向外輸出協助國際時,國民黨議員徐巧芯則反過來質問為何外國人可以免費拿?。



 



進入2021年後,中國國民黨則改打疫苗之亂,當疫苗量不足各國樂捐疫苗給台灣時嘲諷台灣是國際上的疫苗乞丐;當日本多次贈送我國大量的AZ疫苗時,國民黨則嘲諷那是專撿人家不要的;當疫苗開始施打後則先後批評AZ疫苗的效力與嘲諷國產高端疫苗的效力引起民眾不必要的恐慌;在BNT疫苗議題上則是批評蔡政府取得BNT疫苗不力,刻意忽略了中國自己國內禁止BNT疫苗卻刻意刁難台灣取得BNT疫苗的卑劣心態。  此外,還刻意忽略國際認證中國疫苗的低保護力而批評政府是仇中心態而故意不向中國採購科興與國藥疫苗。



 



進入2022年後,當台灣的疫苗覆蓋率已經與歐美並駕齊驅甚至超前,並決定開始要朝與病毒共存的方向調整防疫作為時,中國國民黨則直接槓上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某些藍營人士甚至拿中國極端封控的成果來做對比而大力抨擊政府的防疫成效,卻忘記了中國社會與百姓在極端清零政策下所遭受的各種苦難。



 



至於2022二月所爆發的俄烏戰爭,中國國民黨的立場也讓人瞠目結舌,由於世界各國皆拿烏克蘭面對俄國侵略來對比台灣面對中共威脅的類似處境,因此以美日歐為首的國際民主陣營對台灣呈現了前所未有的關切與支持,中國國民黨不但不珍惜這樣的國際聲量,反而在網路上刻意散播與挑起國人對戰爭的恐懼,例如台灣面對中國將會不堪一擊,台灣不可以招惹中國,台灣應該和中共儘快簽署和平協定,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等等充滿失敗主義的言論。



 





台灣社會並不反對台灣的政治人物赴中國交流,但重點在於政治人物赴中國後所表現的態度以及是否堅守台灣主權的立場。(資料照片/圖片取自陸委會)


 



當美國以實際行動加速對台灣的交流訪問,國會提出多項友台法案,白宮增加對台軍售,總統拜登更多次以公開發言表示面對中國侵台美國絕不會置身事外,中國國民黨則將之扭曲成台灣遲早會被美國犧牲,美國把台灣當成軍售凱子,美國訪台議員都是軍火掮客,美國只賣二手武器給台灣等不實言論,並將這樣的想法灌輸給予其支持者,塑造美國不懷好意,中國偉大復興銳不可擋,台灣最好向中國低頭的觀念。 甚至當台灣青年曾聖光以國際志願軍身分赴烏克蘭英勇戰死於沙場時,親藍的社群網路上竟然還出現許多嘲諷揶揄違反人性的言語。 



 



「抗中保台」不是競選口號



 



中國國民黨最大的荒謬之處乃在於當該政黨自1947撤退來台灣,乃是以高舉反共的大旗與位居抗中最前線的角色,方能取得美國的默許,使蔣氏政權取得統治台灣的合法性,並在上個世紀享受長達近四十年的一黨專政與獨裁統治。 但在台灣民主化後的21世紀,中國國民黨卻樂於擔任兩岸買辦的角色反過來擁抱中共,甚至肖想透過中共的協助來重新取得對台灣的統治權,問題是,台灣人還會這麼容易上當嗎?



 



中國國民黨的信徒過去老是喜歡提到,若沒有兩蔣保衛台灣,台灣早就被中共赤化。 中國國民黨的信徒總是自豪兩蔣的治理造就台灣成為今日寶島,依此邏輯,當中國國民黨自己為了私利與親中的意識形態丟掉了抗中的大旗,又怎能反過頭來批評綠營採取抗中保台的路線呢?就某個程度而言,綠營的抗中保台難道不是在延續你們心中偉大兩蔣的路線嗎?



 



當然今日綠營的抗中保台與蔣氏父子的抗中保台有本質上的區別。 綠營的抗中保台是一種對普世價值與生活方式的堅持,與蔣氏父子把抗中保台建立在殺朱拔毛光復大陸的虛幻目標截然不同。



 



此外,當今年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成了中國集所有權力於一身的現代皇帝,終結了改革開放路線,對內改走回毛澤東的一人獨大教條至上的老路,以共同富裕與國進民退為名收刮民營企業,以動態清零之名行數位獨裁之實,對外則升高與美國的二極對抗路線,在台海與南海不斷升高軍事野心,甫以海空軍的力量不斷彰顯軍事冒進的企圖,並在俄烏戰爭中暗助俄羅斯扯美國後腿。 習近平如此的一人專制使得國際上許多民主國家更加確信了中國的野心而紛紛調整對中政策,相形之下,中國國民黨10月16日竟然還向中國共產黨發出二十大的賀電,如此親中(共)的姿態在此時空環境下顯得格外地荒謬。



 



因此,台灣社會真的需要更加嚴肅理解抗中保台的真諦,體認堅持抗中保台的路線才能為台灣爭取國際的支持與保護台灣的未來,切莫輕易被中國國民黨誤導,將之貶為選舉時廉價的競選口號。 歷史殷鑒告訴我們,自由與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而是需要持久的以信念來加以捍衛。 面對即將來臨的縣市長選舉,看到中國國民黨加上民眾黨的所有參選人總共僅只一位(屏東縣議員參選人)簽署面對中共入侵時的「不投降同意書」,我們都應再次省思抗中保台的意義與透過選票做出正確的選擇。



 



※作者為青平台諮詢委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