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從烏克蘭戰鬥看中研院正名

朱孟庠    2022年03月21日 00:00:00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許多烏克蘭學者、學生逃往波蘭避難。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九日於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上答詢時表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中研院發表譴責聲明,也獲得國際重視及學術界轉載…中研院初步決定,將接納十名烏克蘭的學者與學生,以女性為主(烏克蘭的男生現在無法出國)。



 



中研院之聲明,若以其對外正式的英文名稱Academia Sinica發表,顯然會造成國際誤解,後面恐怕得有個括號(TAIWAN或TAIPEI)?是否重要的國際聲明中研院對自己的名稱都還得加註?中研院已迫在眉急地思考自我的身分認同?身為台灣最高學術機構,在國際上不能堂皇的稱自己是Academia Taiwan?



 



中研院的英文名稱Academia Sinica,Sinica是拉丁語中國之意,所以應該是中國的研究院。中研院於一九二八年創立於南京,台灣研究成果均掛著Academia Sinica,若不正名被西方的學術圈打入中國,中國接收台灣的研究成果是咎由自取。立法院已於二0二一年要求中研院外文必需正名,中研院內部研議了四個方案,我們期待除了盡速正名外,更期盼以最明確的Academia Taiwan為名,不需任何加註。



 



身份認同(self-identity),即為自我認同,是指個人對於自我特性的表現,身份是自我的標籤,在心理學上構成個人(自我身份)或群體(特定的社會類別或社會群體)的特質、信念、個性或表達。身份認同會因歷史、文化和政治而改變。移植自九十四年前中國的中研院之殖民符碼,歷經近一個世紀,仍無法因應時代變遷而除去?身為台灣人的尊嚴何在?



 



烏克蘭與台灣處境類似,只比台灣多了一千一百萬人口,烏克蘭人爭取自由獨立的勇氣,是值得台灣人學習。一九九0年七月十六日,烏克蘭議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四日,烏克蘭政府發表的《國家獨立宣言》;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日公投,投票率是84.18%,有92.3%的投票者支持烏克蘭獨立,多麼勇於表達自我明確的身分認同。



 



今天台灣人再度見證了烏克蘭人守護自己國家的勇氣,烏克蘭人以決絕的意志表達烏克蘭是獨立自主的國家,不容侵犯。中國從未停止占領台灣的意圖,身為台灣最高學術機構,最頂尖的知識菁英們,應作為台灣人身分認同的表率。 而中研院直屬總統府,本土政權執政,中研院的正名當盡速且明確。



 



※作者曾任2020東京奧運正名運動文宣部執委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