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趙怡翔說幾句話

翁達瑞    2021年12月22日 00:02:00

被暱稱為口譯哥的趙怡翔,前天在臉書貼了一篇文,支持公投的「不在籍投票」,結果被罵慘了,而且留言反對的大都是自己人。在這裡,我要幫趙怡翔說幾句話。



 



趙怡翔支持的是行政院的公投法修正案,已送交立法院審議。同溫層反對的則是公職選舉的不在籍投票,包括通訊投票。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行政院的公投法修正案,要旨是全國性公投只有一張選票,所有縣市一體適用,選民沒必要回戶籍地投票。如果能夠排除重複投票的可能,選民可在居住地投票,節省舟車勞頓,提高民主參與。



 



老實說,我覺得這樣的修正案合理,也看不出為何趙怡翔要被罵慘。



 



在趙怡翔版面的留言,絕大多數是「雞同鴨講」。趙怡翔支持的是行政院的公投不在籍投票,留言者反對的是公職選舉的不在籍投票,包括通訊投票。



 



罵趙怡翔的人,多數沒有閱讀貼文,只看到圖卡有「不在籍投票」就跳起來了,反對的理由從作票、買票、到中國的滲透,不一而足。至於對趙怡翔的人身攻擊,那就更不堪聞問了。



 



這種對不在籍投票的膝蓋式反映,無助於民主進步!



 



事實上,公職選舉的不在籍投票,並不是完全沒有討論空間。每次選舉時,大批選民南北移動,牽涉到龐大的時間與金錢成本。負擔不起這些成本的選民,就被排除在民主機制之外。



 



不在籍投票是一個很籠統的名詞,從最寬鬆的「美式通訊投票」,到我構想中的「移地投票」,都可稱為不在籍投票。除非名詞定義清楚,任何討論都沒意義,因為支持者與反對者極可能在雞同鴨講。



 



我也反對寬鬆的美式通訊投票,但認為嚴格的移地投票可以考慮。以下是我的構想:



 



台灣共有二十個縣市,遇有公職選舉時,各縣市可增設一個「移地投票所」,讓未設籍當地的居民投票。每個移地投票所都有十九個票匭,代表十九個外縣市。



 



假如我的戶籍在嘉義,但居住在台北,選前我要申請移地投票,獲准後可取得一個密碼(可以是QR Code),效用如同投票通知書。



 



選務單位匯總所有的移地投票申請,再造冊連同選票交給各地移地投票所。選擇移地投票的選民,名字不會出現在戶籍所在地的選舉名冊。



 



投票當天,我就到台北市的移地投票所,憑身份證與移地投票秘碼領取選票,圈選後投入嘉義選區的票匭。移地投票所的票數,會計入相對縣市選區的總票數。我的選票會計入嘉義的票數。



 



這樣的「移地投票」,屬「選票」的移動,而非「選民」的移動。把我的選票從嘉義移動到台北,會增加行政作業成本。問題是,把我這位選民從台北移動到嘉義,成本會更高。



 



如果我構想的移地投票可以成真,下次投票就不會出現大批南來北往的人潮。投票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降低,民主參與就會提高。相對於現在的選制,我也看不出這樣的移地投票有其他的作弊空間。



 



民主是個不斷精進過程。公職選舉的不在籍投票有多種模式,討論空間很大。趙怡翔支持的公投不在籍投票,程序更單純,不應未經討論就被封殺。



 



趙怡翔被罵爆,我覺得有點冤枉,所以我要幫他說幾句話。



 



※作者為美國大學教授,本文經授權,摘自作者臉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