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民意趨勢的角度來看,這次的公投是首次單獨舉行投票。因此並無過去的對照經驗,可以進行參照或數據模型。不論是公投發起方或政黨等各陣營,都只能憑藉著過往的經驗,以及自身的群眾基礎,展開更大規模的公眾溝通。
單就本次公投首要評估的關鍵在於四項公投案之間的同意比例存在的差距有多大。以可取得的公開發布民調來說,各家的調查執行方法、問卷設計架構、抽樣母體、有效樣本回收數量,都各有千秋。
但就以資料分析的角度來說,各份民調中四項公投案的同意比例差距、四項公投案同意與不同意的比率差距,是最易衡量整體架構歧異性的重點,同時也是觀察整體選民母體態度的訊號。
除了其他面向的事後解釋與觀察,以統計觀察的角度而言,四項公投案同意比例極為接近,且四項公投案同意與不同意的差距比例接近,是事前決策者或分析師最需要掌握並反應出來的訊號。
從公投事後結果來看,投票率帶來的衝擊感是整體選民的 41.09%。不過就推估驗證的角度來看,是各縣市的投票率差異性。當各縣市的投票意願越不一致,對於推估工作的挑戰,勢必就越大。
以這次公投來說,各縣市動員能量會極大化的影響最終整體投票率,台南、高雄不同意多拿近40萬票,在全國 41.09% 投票率的情況下即影響到整體 4% 比例,來回可達差距 8%。
除非事先對各縣市的投票率高低有一定的預判與解釋能力,不然在事前四項公投之間的同意比例差距、四項公投同意與不同意的差距,判定差距越大者,就越無法掌握到實際的情況。
整體而言,各縣市的投票率落差相當大,就算只看六都最高最低也差到 7%,如果把台北市當作國民黨能完全動員的成效去看其他縣市,可以證明國民黨的動員效率確實不佳。
在梳理本次公投事前與事後的數據資料觀察重點,接著就是要談分析與研判的重點。就本次公投研究的設計來說,在了解整體的格局屬於四題緊咬之後,就是要持續滾動關注催票力量與成效。
雖然比例上屬於緊咬格局,但以這次公投能進行的分群邏輯是四題合計的 16 種選擇模式中,找出偏態的族群。而政黨動員成效確實是所有投票對決中,最有效的模式。
從事前的網路調查結果中,可以發現四個不同意的比例為 38.23% ,四個同意的比例為 39.79%,也是相當接近。但就台灣公民社會來說,確實仍有 53.89% 的人屬於其他 14 種的選擇模式。
只不過就總體的溝通成本與效益而言,可以視為另外 14 種族群佔比 53.89%,要找尋對的溝通管道、溝通訴求,以精確的溝通方式完成溝通與說服,相當有挑戰性。
民意調查的資料分析價值,在於協助決策者與公民可以理解,不同政治立場族群之間的狀態。以政黨傾向與四個同意、四個不同意的交叉表來看,可以發現其組成上雖然四個同意(39.79%)相較四個不同意(38.23)略高 1.56% ,但民進黨訴求四個不同意,「民進黨支持者」也僅佔四個不同意族群(19.9%)的 52.09%。從事後結果回來看,本次公投對於民進黨而言也是驚險萬分,在未來的政治發展中仍需考量台灣社會上不同的族群。
反觀四個都同意的族群,「選人不選黨/中立」的族群(19.3%),比「國民黨支持者」(12.0%)多了 7.3%,就國民黨的策略來看,但凡為了催票而強化政黨對決的色彩,厭惡感都將使得國民黨意圖在公投中,藉機尋求發展政黨實力而顧此失彼。以這次公投的緊咬格局來看,要拓展四個同意的比例基礎,國民黨與國民黨支持者的族群,並非決定性因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