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共同防疫 停止獵巫

Skai    2020年03月04日 11:34:00

貴報03/04以《不能讓推拒SARS病患的惡例重現》發表社評批評某醫療體系暫緩過去兩週內有中港澳等九個嚴重疫區旅遊史民眾就醫、探病、檢查的新措施,將此措施影射為「醫院推病人」更扣上「人心的怯懦與自私成為防疫的破口」這樣的大帽子,身為上報的忠實讀者一路都有點閱相關的新聞及評論,但綜觀此次新聞的脈絡卻讓人懷疑此篇社評究竟是資訊不足的偏見或是蓄意隱瞞實情帶風向的操作?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02/29確認該日出現的4起新增案例是一起院內感染(此時已增為7位病例),當日於記者會中指揮官陳時中脫口說出疑似的地區名稱,雖然在記者追問下指揮官希望大家忽略此訊息,但稍有敏感度的人大概都已知道該醫療院所,貴報也在當日製作了兩則影射意味極強的新聞《談首例院內群聚感染 陳時中脫口:林口...「地區名字可以忽略」》以及《太巧!林口長庚才嚴禁探病… 陳時中談院內感染又提「林口」》,更在03/01製作內幕專題採訪前疾管局長蘇益仁。這幾篇新聞此時仍在貴報網站的熱門新聞排行上,縱使在默契上並沒有指名道姓是哪家醫療院所,不過這幾則新聞所透漏的訊息是再明確不過了,因此我認為貴報主筆必然知道此時發生院內感染的是哪家醫療院所。



 



在操作一波影射醫院的新聞過後沒幾天,這篇獵巫的社評確實令人不解,合理推測該醫療體系此刻正用盡全力防堵院內感染的擴散,相關新措施也是量能配置以及防疫的策略之一,溫良的台灣民眾必然能夠體諒,但明知此前提該社評卻又將醫療體系的措施連結為「以鄰為壑」的舉動,此評論不僅會打擊醫療人員士氣也可能造成社會的恐慌,況且在醫院的聲明以及諸家媒體的報導中,該醫療院所也列出但書表示此新規定不包括急診等緊急醫療需求但該社評卻略而不表,不知道這只是評論的不周或是又一次惡意的攻訐?



 



此時正值疫情全球蔓延的關鍵時期,台灣現在之所以還能夠在海嘯中挺住靠的是政府及疫情指揮中心的運籌帷幄、醫療體系的沉著應戰以及全體民眾的配合及扶持,防疫不可能完美而善意的評論及提醒一定會減少防疫的疏漏,但惡質的帶風向除了炒作話題增加點閱率外對疫情毫無幫助,相信台灣的醫療人員絕不怯戰,但當他們穿著沉重且令人窒息的防護裝備面對新冠病毒時,卻發現惡意的箭從身後射來想必十分心寒。



 



※作者為醫療從業人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