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韓國瑜封城遁逃躲罷免的盤算

邱風    2020年04月26日 07:00:00

世界要靠WHO而健康平安,似乎很難,特別是當WHO由譚德塞當家、掌權。而如今台灣好像也出了不少譚德塞。



 



譚德塞身為WHO的秘書長,所應關注的應當是全球各國醫療衛生防禦疫病災疾的問題;但他卻一味政治掛帥,捧中、巴結中國。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各國固有防範不周之處,但他(譚德塞)心不在焉,只顧捧中國、巴結習近平,可說有推波助瀾,造成全球大流行之嫌。而各國疏於防範,隨便仿效中國封城、禁足而使新冠肺炎大爆發,大流行,應當是很有關聯性的。其實在外行人如筆者看來,封城禁足要很慎重。



 



義大利或其他國家的被封城城市,不一定會引起如武漢封城的五百萬逃亡潮。這可能是歐美人沒武漢人那麼剽悍勇敢吧。不過即使封住了民眾,或許卻毫無防疫效果,反而會加重疫病傳染。因為他們(民眾)被封在城裡,在家裡,而家人有病的,有病毒在身體的,會更容易把病傳給健康的家人。也就是形成家庭群聚感染。本來一家一鄉里只有一兩人感染,一封城封加封屋,結果反而可能會變成全家全鄉裡的民眾都感染了。義國總理孔帝要民中待在家裡,這會使她們都在家裡得病。這樣的封城封家一定會造成家庭鄉里城市的嚴重群聚感染。這可說學中國沒學成,畫虎不成反類犬。



 



因為這樣雞兔同籠,牛驥同皁,雞棲鳳凰,有病無病同關在一屋一室,結果必然是病毒歡唱,家人民眾病倒倒楣。所以,更重要的做法應是有病徵徵兆的加以篩檢,快篩(據報導,現台灣已進步到15分鐘可完成快篩),把有病的,帶病毒的,加以隔離,不要讓他們混在無病毒、沒被感染的人當中而也被感染,沒病也變有病了。所以封城封家,雞兔同籠,牛驥同皁,雞棲鳳凰的情況,極為要不得。(這裡牛驥雞鳳凰雞兔只是方便借用的言語,並非指生病感染者是雞是牛而健康無病的是千里馬是鳳凰。)



 



記者問蘇院長「現在高雄那邊有高雄市府向官兵疫調,可是有官兵拒絕,陳時中部長認為,官兵並沒有義務一定要配合;另外還有封城演練部分,地方都在做,不過陳時中認為封城還有一段距離,您怎麼看」?



 



蘇貞昌回答,「有關防疫及應該有的作為,是很專業的,希望大家都能夠尊重指揮中心的專業判斷、規範跟指引。」那的確很專業的,不是政治人物政客可隨心所欲、隨意亂搞的。義大利西班牙新冠肺炎大流行大爆發與他們不切實際,欠缺醫療效益的封城禁足舉措,應當有密切關聯。而且封城禁足還會嚴重影響、殺傷商業活動,妨礙經濟成長。



 



高雄市長韓國瑜提出打算替第一線醫護和防疫人員做全面篩檢,台灣醫事行動聯盟持反對立場,並且展開連署,已經有超過三千名醫護連署反對普篩。韓國瑜現因有被罷免的危機危難,所以大家可理解他似乎很想藉疫情疫病危機遁逃,逃過被罷的危機。但這種為自己,為政治權位得失的考量考慮,並非防疫之道。因而引起三千名醫護連署反對普篩並不令人意外。



 



現有幾個縣市首長似乎也熱中於封城禁足而在那裏躍躍欲試,興趣濃厚。勸他們還是多聽聽防疫中心眾多醫療專家的主張與看法。



 



孔子去看他的有病快要死的學生: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自牖執其手,可知冉耕(伯牛)是在隔離之屋內。



 



新舊約記載耶和華耶穌以及大祭司對待不潔會傳染的漏症以及大痲瘋病人的隔離處置。



 



可見古代已有隔離的觀念與做法。發現疾疫將病患隔離quarantine這是防疫治病很重要的措施。隔離大家都知道其重要與必要性。然而漫無目標全民全城隔離禁足,這樣的封城只是可能加重加強傳播傳染,與治病防疫或許是背道而馳。封城禁足形同戒嚴,也不等於封病毒禁止病毒的活躍活動,防疫效果可疑。而地方首長樂在其中,有人還要藉此遁逃,逃脫民意法律的約束,制裁,可謂怪誕而異常。



 



※作者為退休教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