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中原大學沒有扛起「大學自治、學術自由」的防護牆

吳瑟致    2020年05月15日 00:00:00

近日,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因為上課言論惹怒中國學生(以下簡稱中生),一位修習中原大學遠距教學的中生向校方投訴,認為招教授在上課時有涉及歧視的言論,要求必須向全班道歉,如果校方冷處理,他將會以他所理解的方式私下了結。這則新聞不但受到教育部的關注,教育部長潘文忠更表示支持教授在任何地方說「中華民國教授」,同時也引起學術圈的熱烈討論,熱議「學術自由」及「專業授課」之間的平衡。



 



當然,招教授在課堂中提及一些針對性的案例作為對比,其實並無不妥,畢竟每位教授都有自己的授課習慣,以及若就「生物化學課」的專業領域來看,如果有一些較為針對性的用字,如果有助於提升教學效果,在不傷害社會風俗的前提之下,倒也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若有相關類比失當其實也可就教學平台或教學現場相互討論,上綱到投訴並要脅私下了結的語意,看來中生的自恃態度昭然若揭。



 



然而,校方的反應與處理方式實在讓人傻眼,校方高層「訓誡」招教授的錄音內容更讓人瞪目結舌,還原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或許該擔憂的不是招教授的教課品質,反而是大學沈積許久的學閥式管理傲慢現象,以及校方對於中國資源過度依賴所衍生的恐中心理,在這次事件中更表露無遺。換言之,我們看到中原校方因為「一位」中生的投訴,要求大學教授必須向「全班」致歉,這不但不符合比例原則,更讓大學教授的尊嚴盡掃落地,反而忽略了「其他台灣多數學生的修課反應」,而為了一位中生讓自己的老師陷入敏感的政治風暴,而不是作為「大學自治、學術自由」的防護牆,顯然校方中意的是中國所提供的充沛資源。



 



此外,校方高層告誡招教授一直宣稱「中華民國教授」是缺乏智慧,這樣的訓斥方式再對照招教授上課的用詞,不難看出破壞大學教學自主精神的就是「校方」。無獨有偶,更威脅招教授如果不照辦,將會把他送進去倫理委員會,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不聽話我就要懲治你,從停授課程甚至到最後解聘,學術巨塔的現實血淋淋地公諸在社會大眾面前,這種中共最為擅長的政治控制手段,竟然會發生在民主台灣,甚至理應神聖不可侵犯的大學殿堂,實讓人感到錯愕!不得不為中原的師生感到擔憂,假若這種政治意識一再侵入學術環境,恐怕未來會有「劣幣逐良幣」的現象。



 



中生資源猶如裹著糖衣的毒藥 侵害台灣的大學自治精神 從這場中原中生風波事件來看,可以看出幾個問題,首先是台灣高校近年來面臨招生不足的壓力,尤其對一些私校而言中生正好是一個可以填補缺口的來源;然而,在缺乏多元生源的規劃下,中生猶如裹著糖衣的毒藥,尤其近年來中共涉台措施中一再強化對台灣高校的挹注與合作,這更讓許多有經營壓力的學校向中國俯首,大力經營中國生源的尋租行為,這樣的後果與代價從這次事件便可一目了然,校方為了一位中生的投訴,拋棄捍衛學術自由的招牌,大學自治斷然無存。



 



其次,教師授課是否有被監控的問題?或許在台灣不會有,但是卻難保中方透過中生遠距教學的系統,進而作為檢視台灣教師授課的政治審查,而這次的事件可能是一種測試,一來透過中生在台學習的機會,以作為台灣教師授課內容的掌控,過去就傳出中生在課堂上進行錄影;二來測試台灣校方對於中生投訴的反應,在台灣高校內施行「以商逼政」的校園版,並以中生人數分配作為要脅台灣高校就範的手段,甚至斷其豐沛的資源挹注。可悲的是,中原校方卻在第一時間臣服了中國的政治測試,讓台灣教師的授課自由籠罩在這種無形的監控之下,校方的處理方式難以取信社會大眾。



 



必須擔憂的是,這樣的事件並不會是最後一次,其他學校的中生是否也仿效照辦,恐怕不是不可能。全台高校的遠距教學系統正好讓中共得以對台教師進行監控,尤其當前因為疫情因素導致中生暫緩來台的狀態,中共是否恢復中生來台就學仍無定數,「趁疫統戰」對台高校進行政治審查,進而干預台灣高校的運作。當然,很多識時務者認為招教授應該要有「智慧」的順應校方、屈就中生、臣服中國,以保自己未來學術發展及生計飯碗;但是,諷刺的是,這正好凸顯出部分台灣高校長期傍人籬落依賴中國資源的問題。



 



※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博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