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總統」不是一張贖罪券

二果    2020年05月20日 08:08:00

女性在職場上受到打壓,被玻璃天花板限制著。這應該是大家都同意的「現實」。



 



台灣的性別平權已經進行上百年了,從日治時代設立「女校」打破只有男性可以讀書識字的儒教私塾體系開始,已經超過一百年了。但社會上、學校中、職場裡,依舊存在著各種對女性的成見,這些成見造成了無所不在的打壓,看不見卻真實存在著無比沈重的玻璃天花板。



 



社會的進步的確造成了可觀的改變,當代女性受到的歧視比起五十、一百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已經減少了許多。但是「成見」依然根深蒂固,為何如此?



 



前陣子一件關於「性別偏見」的新聞,引起廣泛注意。陳時中因為家長投訴「孩子戴粉紅色口罩在學校受到嘲笑」而出面呼籲「顏色去性別化」。



 



這個新聞對照著一個月後「史上最男內閣」的出現,呈現出台灣社會真實的一面。性別成見依然無所不在,而壓迫者自身也絲毫不以為意。



 



例如那一位投訴的家長,在他投訴的同時,他也是在用行動證明他對於性別顏色的偏見。也就是說,他是同意「男生不宜戴粉紅色口罩」的,他是認同其他學童對他自己的孩子的嘲笑的,所以他才會投訴並且主張「我(代表我的小孩)不要粉紅色口罩,請給我其他顏色,符合我們全家人的性別成見的顏色」。



 



對女性抱有成見、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細節裡進行「壓迫」的,不僅只是所謂的「愚蠢的異男」而已,事實上異男不一定愚蠢而毫無性別意識,異女對於性別成見的反省也不一定是天生的。這種「男 vs 女」的簡單分類,本身就是性別成見的一種。



 



用性別成見禁箍女性的,也很可能是女性。而且由於她們自身的異女身分,她們對「性別偏見」的理解更呈現一種「我是女生我說的最公正客觀」的源於身分正確的錯誤自信。



 



在生活裡宣揚性別偏見的很可能是女性,在教育裡灌輸性別偏見的也很可能是女性,在職場裡抱著性別偏見打壓女性的更常常反而是女性。



 



別以為女總統就會「對女性比較好」,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種身分正確的,錯誤的性別成見。更多的是利用總統的女性身分作為擋箭牌,遮掩自身的性別偏見,粉飾自身對女性的打壓的集體的身分正確心態。這種心態就像是領到了一張寫著「女性總統」的贖罪券,以為自己的錯誤行為都得到了這張贖罪券的清洗、認證和庇護。



 



覺醒女性的戰友不只「女性」,更不應該是「女性」,而是所有認同性別平等的「人」,不應該以生理為判準,而是應該以思想為判準。(文章轉載自作者臉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