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韓加上議長之死,國民黨內士氣低迷。相反地,民進黨早早推出重返執政的「不二人選」,似已勝券在握。
但世事難料。何況歷史經驗證明,選民的好惡智慧,與唯恐「一黨獨大」導致投票產生「鐘擺效應」,實不容輕忽。
誰說每次選舉主軸,只能是「抗中保台」?誰又能保證,港版國安法通過,必定重啟「反送中」運動,從而可再次「揀到槍」?
或出於「以成敗論英雄」,很多人已忘卻2018年市長選舉,韓國瑜僅靠「一碗滷肉飯」與「一瓶礦泉水」發跡,竟能扭轉乾坤,締造奇蹟。究其緣由,除人格特質外,整體大環境與親民、不對稱、非典型的選舉戰術,均值探究。
放眼現今台灣,「又老又窮」縣市,所在多有。其中不乏綠營長期執政的縣市,例如台南、屏東等。「青年北漂」甚至出走海外,反映的低薪現象與人才流失危機,未見緩解。受此波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遍地更是渴望「貨出去,人進來」,亟待救援的「庶民經濟」。
上述背景,與對施政的長期不滿,不正是當年「韓流」在高雄生成壯大,擴散至全國的原因嗎?
在此提醒,欲重用韓,與其費心幫忙找頭路,不如好好借重他的經驗,研究歸納其競選策略。倘能延續「韓流」路線,成功將選戰議題拉回民生、經濟正軌,則不論是即將登場的高雄補選,或2022年大選,屆時藍、綠、白誰勝誰負,或未可知也。
※作者為律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