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監兩院並非國家機器重要元素

二果    2020年06月24日 00:00:00

監察院以及考試院的成員人選,近來年逐漸形成「酬庸」的樣態:監察院是無路可去的過氣政治人物的酬庸,考試院是無職可升的屆退文官的酬庸。



 



這兩院的設立,來自於封建時代統治階級內部的菁英分工體制,由於某個「革命家」的神話性先知身分而成為內戰中倉促制定的前現代風格帝國性憲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樣的起源,讓這兩院在民主時代,不僅格格不入、功能不彰,同時也難以獲得國民的認同。



 



封建時代的言官和科舉制度,本應隨著帝制的退場而進入歷史。只因為孫文在政治宣傳上的神格化需求,連帶地讓他個人的政治思想(即使不成熟甚至異想天開)也成為憲法文本明定的指導方針,不可挑戰的無上綱領。這本來就是民主政治早期發展中最荒謬、最保守、最封建的尊古返祖現象,但卻在兩岸問題的連帶影響下,成為台灣歷次朝向現代化民主體制的修憲進程中,最難以突破的醬缸式的存在。



 



民主社會中,監督和彈劾早就被定期改選、罷免、媒體、直接民主…等等現代化的民主機制所取代。文官資格考和各種國家考試也早就從菁英篩選的龍門轉變為基礎能力檢定。這兩個機關的功能,在現代民主制度中,本來就不是構成國家機器的重要元素。更不是足以和行政、立法、司法等民主三權平起平坐的政治基石。



 



就算退一萬步,承認這兩個封建機關在民主時代「積極轉化的可能性」,監察院也應該是全由民間NGO組成的監督機關,而考試院則應該是審認各領域各種成就的頒獎機構。監察院應該是專門執行調查權的第二國會,而考試院則應該是具有中研院水平的國內性質的諾貝爾委員會。



 



這次陳菊和其他人選的提名,再度展示了這兩個機關本質上的荒謬和「中華民國憲法」的封建性格。民進黨也繼續展示他們精於選舉造勢、執政卻一直衝康的逆風奮起、順風軟爛的奇妙人設。(文章轉載自作者臉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