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健康學術界 澈亮李登輝的民主遺澤

倪國榮    2020年08月01日 07:00:00

偷字與偷錢,都是偷。



 



哪個罪較重?學術界的抄襲,就是偷字,就像自己不種植,連夜把鄰田的稻穫搬到自己土地上,據為已有般。



 



學術界偷字成風的話,則抄襲成為主流,無人創發研究,光抄就可以拿到博碩士,何樂而不為?然而學術界的墮落,等於火車頭沒人駕駛了,一國之衰落停頓,當為可期。



 



試想沒有人好好做研究,學術荒涼,學位普遍被懷疑,看不起,那麼國家需要的人才,豈不回到開發中國家重金禮聘國外專家的老路,體質虛弱,無根無材,可以想見這難以翻轉的命運。



 



是故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碩士論文抄襲風波,不應其認錯願放棄學位,就天下無事,因此事涉及刑法與制度,而任三屆議員的李眉蓁,更應對其九成以上抄襲的論文負責,找出共犯結構,自已做的事,怎可能一時「不察」!



 



李眉蓁承認抄襲,竟不退選,實在是對年輕人,做了很低格的示範,也侮損了學術界與光明正大的公民們。抄襲黑旗覆蓋下的國民黨,就應該黨主席出來正式道歉,而非視法律與學術如無物,厚顏競選,繼續沈淪下去。



 



當一個國家民族,抄襲成風,罔顧智產權,則人才必定邊緣化,抄襲大盜橫行,如假包換掌公器,是很可怕的;學術是社會進步的火車頭,沒有學術與創造,就要厚金禮聘國外專家,自己園地則仍荒涼,這是開發中國家的叢林現象,我們要擺脫,才有學術、民主、自由的健康展向。



 



台灣已經不能再倒退走回頭路,一如數十年前沒有智產權約束,盜印偷抄竟然坦蕩蕩,時值李登輝前總統驟逝,他帶給我們的民主之路,還正在改革落實中,學術界紀念李登輝的最佳方式就是力掃抄襲風,鼓勵創作,提升水平,邁向國際;只有健康的學術界,民主之路才能繼續開展,李登輝的遺澤才真正澈亮。



 



※作者為自由業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