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用四面楚歌形容朱立倫應不為過

藍杰英    2021年04月06日 00:00:00

前新北市長朱立倫最近在他臉書中表示,國民黨只要「合就會贏」,並點名黨主席江啟臣、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智庫副董連勝文以及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等,指出每個人各有長才,希望能團結合作、炮口一致向外。朱立倫想要藉此喊話,塑造出能團結黨內之共主的高度,意圖十分明顯。



 



然,筆者認為,雖然團結對現在的國民黨而言,是必要也必須的做到的目標,但若由朱立倫嘴裡說出,就完全沒有任何說服力,並只會讓人笑掉大牙。因為,近來所謂的「朱家軍」頻繁炮打朱立倫的競爭對手們,根本難以讓人想像他有想遞出象徵團結的橄欖枝。



 



舉例來說,日前國民黨智庫舉辦論壇,邀請了台北市長柯文哲擔任與談人。被視為朱系人馬的徐巧芯,對此就立刻砲轟黨中央,批評乾脆把台北市長讓給民眾黨。但「藍白合」有什麼大不了的嗎?去年朱立倫的協會辦活動時,也同樣邀請柯文哲擔任嘉賓,那時就不見有人有這麼大的反應。所以若要說徐巧芯對黨中央的砲轟,不是為了朱立倫而發作,有誰會相信?



 



另外,同樣被視作朱立倫嫡系子弟兵的新北市議員葉元之,在日前有媒體發出一份藍營內部的黨主席選舉民調時,也立刻把矛頭指向黨中央,不只質疑江啟臣這樣哪有心思監督民進黨,還想抹殺全黨對抵制萊豬進口的努力,這都讓人對國民黨的團結口號感到灰心。除此之外,更不用提過去因違反黨紀被開除黨籍的鍾小平,直接就開嗆:「等朱立倫明年重新入主黨中央,誰說我不能回國民黨?」



 



儘管朱立倫從未對此有過任何的聲明,但從以上例子,很明顯就是朱陣營刻意要「貶江揚朱」,為了扶朱立倫上位所做的操作。所以除非朱立倫能克制底下人馬別再到處「開戰場」,不然團結就只是在喊心酸的,根本不具任何實質意義。



 



此外,朱立倫還要面對的是,他與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以及新北市長侯友宜的關係。不可否認地,韓國瑜以及侯友宜在藍營支持群眾中,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因此若要真的團結起國民黨,勢必需要他們的幫忙與支持。但朱立倫的問題就在於,跟韓、侯兩位可能都有心結,要他們摒棄與朱立倫的恩怨,勢必有一定的難度。



 



就拿最近朱立倫表示有跟韓國瑜多次聯繫一事來說,他很明顯就是想要塑造「朱韓結合」來為自己拉抬聲勢。但直到目前為止,韓國瑜都未曾對此有過回應,這就反而讓朱立倫像是一個人在演獨角戲,讓人直感是他在單方面「蹭韓」。



 



事實上,從前年總統大選的黨內初選開始,朱立倫特別防範韓國瑜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他不只在總統大選中,多數時刻選擇坐壁上觀,連在罷韓的過程中,也鮮少看到朱立倫為韓出聲,相信著看在韓國瑜的眼裡,必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朱立倫此時要靠拉攏韓國瑜,來作為他團結國民黨的這步棋,就得看他誠意是否夠滿了。



 



另一方面,朱立倫與侯友宜的關係就更為微妙。雖然侯友宜當初是從朱立倫手中接下新北市,被人認為具有「交棒」的意味,但兩人現今似乎已形同陌路,不僅在許多的表態上都不同調;從去年開始,兩人也幾乎是王不見王,鮮少共同公開露面。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今年春節期間,朱立倫難得在與其私人幕僚的聚會中與侯友宜短暫同框,並由朱立倫幕僚將合照上傳到臉書,但這卻遭侯陣營要求下架,引發黨內對「朱侯心結」的傳聞。事後,侯友宜對此也僅只表示:「只有打招呼5分鐘,沒有聊到天。」這就更令人質疑,兩人之間的關係是否已經生變,甚至成為難有合作關係的競爭對手。因此,朱立倫能否成功拉攏侯友宜團結藍營力量,應該會是較為悲觀的結局。



 



所以,若再回到本文標題所問「朱立倫能團結國民黨嗎?」就他個人的各種政治動作來看,他的人馬先是與目前的黨中央幾乎已經決裂;而後,他又因為個人的政治選擇,與韓國瑜、侯友宜等人有著程度不一的心結,這種情勢若用四面楚歌來形容或許也不為過。所以如果要對本文明天有個肯定的答案的話,筆者認為,除非朱立倫陣營願意放下私心,克制自己的權力慾望,否則必定是難如登天。



 



※作者為自由業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