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對愛好自由、反抗極權的國家來講, 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進行登陸, 開啟大反攻。 11個月後, 迎來歐戰勝利。
D-Day 當天陣亡的盟軍將士超過4414人。這些來自英、美、加拿大、澳洲的年輕人,長眠於諾曼底海灘。 無數傘兵早在前一天已經付出生命。犧牲的目的是什麼? 是要對抗納粹政權, 獲取國家安全、人民自由。將士們不僅為自己國家犧牲, 也是為被奴役壓迫的其他國家與民族犧牲。因此我告訴學生, D-Day 的死亡不是為了殺戮,而是為了拯救。 因此,後人才會不斷地紀念這一天,歌頌這些為自由倒下的戰士、稱揚曾經為對抗邪惡戰爭而付出心力的人民。
台灣人最可惜的是我們沒有經歷過英國人經歷的大戰經驗, 因此我們沒有這樣故事可以激勵。 當英國在抗疫中記念D-Day時。 我們台灣人能否有我們自己的D-Day故事?
6月6日是盟軍的記念日。 我在想今年農曆5月5日可以成為台灣人對抗Covid-19的D-day。
台灣人看重端午節,希望家庭團聚,一起吃粽子划龍舟來過節。 端午節的習俗也提醒我們記得癘疫的可怕, 所以要插菖蒲、喝雄黃酒來防疫。 昨天看新聞, 雙鐵預定早已完銷, 端午節假期開車上路南來北往的人一定很多。大家都擔心這會不會造成防疫破口,令疫情膠著、確診與死亡人數居高不下的台灣更加雪上加霜。
我呼籲台灣人應該發揮理性的公民精神, 以另類方式過節。今年端午節大家不出門、不探親、不旅遊、不群聚,維持社會低度運作,為疫苗到位與施打爭取時間,也避免加重台灣醫療體系的負擔。 對抗Covid-19是全民戰爭, 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與其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嚴令, 不如我們人民發起自主防疫,讓端午節回復它原先的全民防疫本旨,讓今年的農曆5月5日端午節, 成為台灣人的D-Day。我相信這犧牲決非罔然, 我們自我禁足為的是下一次後的每一次團聚而作。
英國人常說, 二次大戰時是他們「最美好的時刻」。 但願我們台灣人以後也說,全民對抗Covid-19的這段時間是我們台灣人「最美好的時刻」。」
※作者為英國倫敦大學法學博士,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