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從英國「脫歐」看美國「衰落」

姬文    2016年07月18日 12:24:00

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全球資本市場也因此劇烈震盪。世界仿佛在加速走向一個更加不確定和秩序崩壞的邊緣。在全球政經局勢波詭雲譎的今天,「脫歐」不是第一隻,也絕不是最後一隻黑天鵝,卻是一個極具深遠意義的歷史轉捩點。



 



一旦「脫歐」最終走實,英國果真脫離歐盟,將標誌著西方世界的重心,將從美國轉移到歐洲。而美國將不可逆轉地失去西方世界主導權,走向全面孤立的「衰落」。



 



英美特殊關係與歐盟一體化



 



在歷史上,英國長期奉行「大陸均衡」,反對和防止一國或幾個國家聯合主導歐洲事務。二戰之後,歐洲成為一片廢墟,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地位,英國所領的殖民地也紛紛獨立,不再擁有霸主地位。



 



儘管如此,戰後的英國,背靠「英美特殊關係」,仍長期阻擾歐洲一體化進程。即使是後來被迫加入歐洲共同體和歐洲聯盟後,英國仍然保留了特殊的地位,並運用這種特殊地位繼續干擾歐盟一體化。



 



它既不使用歐盟的統一貨幣歐元,也不加入歐盟成員國都已加入的申根協議,還拒絕簽署限制各國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的「財政契約」,迫使該契約無法成為歐盟的正式法律。因此,與美國擁有特殊關係的「英國」,其實是歐盟內部的攪局者,實際上是美國插手歐洲事務的一個支點。



 



雖然英國「脫歐」對歐盟造成了重大衝擊,短時內威脅到歐盟的內部團結和外部信心,但英國這個「攪屎棍」的離開,掃清了歐盟一體化的障礙。失去英國的歐盟,雖然需要承受短期的疼痛,但是卻因此更有利於走向內部團結。脫歐後極大概率走向解體的英倫三島,最終也將以新的形式更徹底的重新加入歐盟。



 



「脫歐」是美國「衰落」的階段性結果



 



美國自2008年爆發次貸危機以來,一直在走下坡路,為了挽救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美國先後進行了三次量化寬鬆(QE),嚴重傷害了美國的經濟。特別是2012年9月12日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館遭到定點清除,次日(9月13日)美聯儲即宣佈通過的第三次量化寬鬆(QE3),是美國走向不可逆轉的衰落的歷史性事件。



 



由於美國在西方世界的相對實力與影響力的下滑,無法再如以往那樣領導西方世界主宰全球事務,使大權逐漸向歐洲轉移。這一點在2013年底爆發的烏克蘭危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與在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9·11」等全球重大事件中美國扮演主導力量不同,烏克蘭危機中起主導力量的是歐盟,這是自二戰以來,歐洲首次獲得重大國際事務的主導權。



 



除此之外,在涉及美國核心利益的巴以問題上,美國立場也節節敗退,巴勒斯坦不僅在2012年9月成為聯合國觀察員,還先後獲得了包括英國在內的9個歐盟國家承認其國家地位。而今年法國極力推動重啟巴以和談,則是歐盟對美國中東利益的公然擠壓。



 



在英國這個「特殊盟友」慘遭肢解,戰略支點被歐洲清理門戶之際,美國卻無力阻止,而是坐視其發生。這正是因為美國在歷經金融海嘯後,絕對實力的下降,使其無力對歐洲事務施加強有力的影響,朝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脫歐」是美國「衰落」的階段性結果。



 



「脫歐」將成加速美國「衰落」的歷史拐點



 



一旦英國「脫歐」走實,由此引發蘇格蘭甚至北愛爾蘭獨立離開英國,失去蘇格蘭的英國將無力再支持其英鎊經濟和其現在擁有的核力量。無力維持龐大軍事負擔的英格蘭只能將核力量銷毀或者轉讓予歐盟。



 



失去英國這個「特殊盟友」核打擊力量的美國,在歐洲軍事安全體系即北約的主導地位將遭到嚴重的削弱。北約的指揮權很可能因此易手,由歐洲人取代美國人出任北約總司令,從而使美軍淪為從屬歐盟的軍事力量,為歐盟而不是美國的全球戰略服務。



 



因此,英國「脫歐」不僅是美國「衰落」的產物,更是其關鍵歷史性拐點。一個加速一體化,軍事走向自主化,甚至將奪取美國西方軍事主導權的歐洲,將不再有美國置喙的空間。而失去西方世界主導權和軍事指揮權的美國,將無力維繫其全球戰略和美元霸權,最終歐元在貨幣領域全面取代美元也將無可避免。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畢業於浙江大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