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公股行庫出包不斷,是因為被金融​幫官員玩爛

李明霆    2016年12月01日 00:01:00

近日立委黃國昌於立院質詢金管會主委李瑞倉,痛批旋轉門條款形同虛設,多數金管會跟財政部的卸任官員可先暫退至國營事業及周邊單位,等三年限制一過便到民營企業任職。



  



實際上,兩個月前立委李俊俋便曾開記者會控訴這種金融幫亂象,其中他更引用金管會跟財政部的資料,指出轉任金融機構的卸任官員高達35位,其中副局長、副署長以上有25人,以上官員均曾為金融機構之主要監督或管理者,離退後藉由轉任公股銀行董、監事或董事長或經理人等職務。



  



即便政黨輪替,這種亂象依舊存在,現今八大公股行庫,便有六家銀行董事長,先前曾於財政部或金管會任職:



  



台灣銀行:呂桔誠,前財政部長



土地銀行:凌忠嫄,前國庫署長



第一銀行:蔡慶年,前國庫署副署長



彰化銀行:張明道,前金管會銀行局長



台企銀行:朱潤鵬,前財政部金融司銀行科科長



華南銀行:吳當傑,前財政部政務次長



  



雖然兆豐銀行現任董座張兆順,並非財經官員出身,然而兆豐先前的董事長,導致兆豐遭美國重罰57億的蔡友才,便是前財政部金融局副局長,同樣也是文官出身。



  



尤其近年來公股銀行屢屢出包踩雷,多數也在這些文官卸任的董座任內。除去前面提過的兆豐案,在蔡友才任內還發生過假美金詐領案;而一銀盜領案,正好是在蔡慶年任發生;彰銀主辦光洋科90億聯貸案,結果爆發光洋科做五年假帳,正好在張明道任內。



  



這些金融幫官員將公股事業的董總大位,視為自己當官生涯的終極目標,當上董總後又不見得有能力認真經營,畢竟他們這一生都在官場上打滾,從未有過經營公司的經驗,能不出紕漏就已屬萬幸。即便出了紕漏,也不見得要對平民百姓辭職負責,因為選任他們擔任董座的是財政部,只要打點好跟官員的關係,依舊能厚顏無恥地做下去。否則今年以來公股銀行出過這麼多紕漏,除了兆豐案以外,有哪個董事長引咎辭職的?駐星代表江春男僅是酒駕被抓,尚未上任就得辭職,一銀發生盜領案,差點賠掉八千多萬,結果蔡慶年卻依然做得好好的。



  



這些金融幫官員彼此拉幫結派,沆瀣一氣,盤據公股事業,甚至還會刻意分設子公司,創造更多董總位子,好讓更多自己人可以分一杯羹。如前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也在自己任內,成立台灣指數、金融科技、國際通證券三家子公司,被批評根本畫蛇添足。除此之外,兆豐工會也曾指控蔡友才,在他過去掌控兆豐的12年內,也是用相似方式安插自己親信擔任兆豐子孫公司的高層。



  



這些公股事業資產總計約二十三兆,占台灣金融業總資產49%,卻被這些金融幫官員長期壟斷,分贓酬庸給自己人,領著國家的薪水,虧掉納稅人的血汗錢。倘若不能瓦解這些金融幫官員,任其盤據國家資產,恐怕不但類似兆豐案的案件會一再發生,整個國家的金融發展也會被這些人玩爛。



 



※作者在民營行庫服務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