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親中愛台的危險性

姚耕    2017年06月27日 07:00:00

近者,「親中愛台」之弘論,甚囂塵上。筆者理解部份民進黨人,試圖為台海問題找出新解,卻期期以為不可。《親中愛台論》若深入人心,我島危矣。 

 



放眼歷史,「中華帝國」什麼奇奇怪怪的鳥事,通通幹過,天底下就沒有它幹不出來的鳥事。秦始皇征伐南蠻,漢武帝屠戮東越,晉人自己打得天花亂墜,隋唐一路殺往朝鮮半島和中亞,宋神宗四路進攻「根本不中國」的西夏,明軍在越北築頭骨金字塔(京觀),這都是事實。







可是在海峽兩岸,兩套「華國史觀」下,他們就會騙你說,這一切是在推行王政。我們把文明、禮樂、變態科舉,免費送給可憐的蠻夷,蠻夷們還不趕快道謝?你家變他家,還得跪下來感恩。這,難道不是中華帝國的歷史慣性嗎?

 



未來,要是台灣再一次被偉大中華給征服,大家看著好了,「從不知道反省」(歐美卻還真的不停在反省與道歉)的中華人,照例會想出一堆莫名其妙的台詞,把整個過程美化得特浪漫。幸虧,現在我們有網路。中華祖國再也無法隻手遮天,隨意瞎掰,謝謝網路、謝謝微軟、謝謝美帝、謝謝IBM。

 



而中國共產黨,則「登峰造極」,超越至更高明的境界。它創下人類歷史上,鼓動自家國民「自己亂殺自己」的輝煌紀錄,還不只一兩次。面對那種奇葩透頂、自戀不已的詭異國度,我們真正要好好保衛台灣,將敵我給分清楚。

 



面對那傲慢透頂、「自殘不息」的詭異國度,我們真正要認真開發更多高性能反艦、防空、巡弋飛彈,做好戰備整備,自己建立好準備抗戰的決心,以實質遏阻力鞏固台海安全。更不能把下一代,繼續調教成失敗主義者、投降主義者、綏靖主義者,這便是貫徹「衛台」。

 



我們更要大力發展「疑中主義」(Sinoscepticism),疑到未來某一天,它總算開了竅,學學歐美,會對東突、圖博、香港道歉,會對土改、反右、文革、天安門那些亡靈公開悔過及痛苦內咎,我們就停止懷疑它。

 



它哪一天,真的發自內心,開始面對自己的錯誤、卑劣與罪惡,我們就停止懷疑它。它哪一天,真的內外合一,開始決定要做世界與台灣的好朋友,我們就停止懷疑它,這便是貫徹「疑中」。

 



在那一天到來之前,台海沒有和平。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我倆必須對抗。這無關乎是非對錯,這是正義和邪惡的問題。若你我在滿手血腥的橫暴者面前下跪,以後才真的叫「不知該怎麼教小孩」,你會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良知。

 



凡我島民,務必認清,放眼人類歷史,「偉大的專政」頂多三代。三代之後,開始零零落落、逐漸分崩離析,幾乎找不出太多例外。而「漫長的民主」,卻還挺不罕見。漫長的民主下,吵吵鬧鬧、彼此制衡,乍看有點蠢,卻保證了「不生大禍」。英美吵吵鬧鬧,玩耍了幾百年,漫長之民主繼續奉行。

 



專政的崩壞,卻87%以上,通通伴隨著腥風血雨。蘇聯那樣和平解體,叫做極端幸運,堪稱奇蹟。中國式的專政,要是完了,死個好幾億人也說不定?

 



不開玩笑,有腦的好中國人們,自己都對自己國家「很有信心」、特有自信。幾乎沒人相信共產黨若是垮了,可以和平過渡,肯定又得亂殺一通。台灣人你是懵了,和那種自己拼命移民,從黨與國家領導人到普通順民,都想方設法往海外洗錢的國家親什麼?你都不曉得,他們下一次,什麼時候「又」要來玩大逃殺?

 



全世界,對自己最沒有安全感的,就是敘利亞難民和中國人,你和它親什麼?





自己殺自己,他們都玩不膩,這世界可是老早看膩。兩國間做做生意,乃至通婚,撈撈「中國錢」之類,都沒問題。但,你是嫌自己命長,才會想去「親中」?歷史告訴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最能殺自己人,豈有什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不然,共產黨和國民黨幹嘛變兩個?跟中國越親近,你越危險,等著被它吃,這是真的。

 



筆者因此而大聲疾呼,《衛台疑中論》,真正是比較實在。我們跟中國親到心坎裡,它還是就想吃掉你。世界上,有正常人會喜歡乖乖被吃,還跟準備吃你的親近親近嗎?如果有,那怎麼會是正常人?

 



好孩子該學正常的邏輯,莫學不正常邏輯。



 



※作者為戰史研究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