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肥胖是種慢性病 政府應投注資源積極介入

杜思德、張皓翔    2023年08月28日 00:00:00

根據國健署資料,近年國人肥胖率不降反升,2017-2020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50.3%,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過重。繼歐盟及美國FDA於治療指引訂定肥胖藥物治療介入標準,國健署亦於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中建議提及適當飲食或生活型態無法控制,應使用藥物治療。肥胖可能增加慢性疾病風險,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帶來歧視、經濟生產力或就業問題,因此中央或縣市衛生當局除了既有資源投注,應考慮優化肥胖照護模式,例如減重藥物補助試辦計畫,協助民眾達成減重目標,為民眾打造健康城市。



 



肥胖常伴隨慢性病,減重更有重重困境,現行政策應調整



 



身高179公分的C同學,體重高達172公斤,BMI值53。年僅二十歲卻走沒幾步路就喘的難以行動;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他白天精神疲倦,也讓他難以享受理當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糖尿病的家族病史更讓親人憂心忡忡。一開始,C同學嘗試從飲食控制卻難有成效、體重造成對於關節的負擔讓他難以執行運動瘦身,直到藥物治療的介入,才讓他看到改變的曙光。體重一路下降帶來的振奮與喜悅,使他更有動力改善生活型態,一年內便減下四十公斤,各類不適症狀也隨之改善,生活重回正軌的C同學不僅感受到體態變輕盈、活動更自如,身體各項數據如三酸甘油脂(TG)從155 mg/dl降回正常值127 mg/dl、肝功能指數(GPT)也從103 U/L降至接近正常值的42U/L,且仍在持續進步,自此,減重再也不是看不到終點的漫漫長路。



 



肥胖症患者的減重路上總有重重障礙,如對於減重手術接受度有限、飲食控制及運動效果不彰、達標前易復胖、先天基因等因素,亦常伴隨多種慢行病,如脂肪肝、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不能不防;然而,健保僅提供極少數重度肥胖患者減重手術給付,更多患者往往難以負擔費用導致藥物治療被迫中斷。各縣市政府雖配合中央,年年舉辦肥胖防治活動,推動營養、運動識能等措施,但執政美意多欠缺連續性支持,而健保資源則投注於治療肥胖衍生的慢性病為主,而放任肥胖率持續攀升。



 



肥胖症與國人十大死因密切相關,政府應提供更積極的措施協助民眾對抗肥胖



 



成人BMI超過正常值即為過重(24≦BMI<27)及肥胖(BMI≧27),肥胖早在1997年便被世界衛生組織組織視為慢性疾病,也是台灣前十大死亡和失能危險因子,對患者身心皆造成危害,更於醫療支出和社會生產力造成經濟衝擊。



 



台灣肥胖醫學會調查顯示,國人中約33%嘗試減重,尋求專業協助者僅14.7%,顯見民眾減重的需求高,但是肥胖識能不一定正確,常欠缺專業醫療人員指導,僅少數使用政府提供的支持性管道,。肥胖問題需被嚴正對待,政府除重視肥胖的預防外,也應考慮優化肥胖治療計畫,例如針對特別嚴重肥胖民眾提供藥物補助,執行方式可參考過去的戒菸照護模式,依次數補助減重門診與療程,並設定績效評估,串連縣市衛生局或醫療院所減重中心,轉介患者到具減重資源的醫療院所,讓政府將資源精準使用,以完善照護系統並協助患者達成減重目標。



 



※杜思德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醫師、張皓翔為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