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以前,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台北法案》。對於處理動搖台灣友邦問題,台北法案授權美國國務院建立「軟硬兼施」制度。美國要實施這手段其來有自,蔡英文總統就職以來,中共想方設法消除台灣的國際空間,像挖出台灣剩下的邦國,試圖破壞台灣主權獨立國家的正當性。
大部分台灣友邦都是第三世界、窘迫、獨裁及貪污的國家。對華府決策者而言,這些國家位置在美國後院,像美洲與加勒比區域、因此的確有地緣政治的重要性。薩爾瓦多與台灣斷交引起華盛頓的關注,是因為美國相信,中國政府正逐漸滲透其勢力範圍。
假設中國持續挖走台灣的友邦,中國可能在美國敏感的區域(美洲與加勒比) 增加設立軍事基地 ,進一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了預防這樣情況發生,對於那些堅持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的國家,美國會以人道考量,提供經濟救援;對於那與台灣斷交的國家,美國可能採取嚴肅手段,給予制裁。
台北法案呼籲美國協助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美國力挺台灣在不要求「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中成為會員。「不以主權國家」用語可以追溯到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時期。柯林頓堅定反對台灣以主權國家的身份參加任何國際組織,這的確背離了美國對台政策,在《台灣關係法》與《美中三公報》中,並沒有美國反對台灣在國際組織,爭取會員國資格的限制。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向江澤民卑躬屈膝,進而導致台灣參加國際組織的平等權利被剝奪了。
美國參議院院版「台北法案」,雖促使華府開始與台灣談判自由貿易協議,不過,眾議院只建議美國貿易代表署謀求台美兩國貿易關係的增加。眾議院版通過的新版並沒包括促使談判自由貿易協議的部分;何以眾議院決定削弱原先的法案?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發言人避重就輕地回答,說這是行使國會對貿易政策的監督。我認為發言人真是大錯特錯。台北法案的參院版,其宗旨就是促使美國與台灣談判自由貿易協議。但現在的台北法案模模糊糊,只強調兩國的經濟關係,這對台灣不公平。
台北法案凸顯了美國兩大黨均注重台灣安全。兩黨雖對國內外政策僵持不下,兩黨的台灣共識高度相合。然而,由於台北法案對行政部門並無約束力,川普如何實施這項法案,有待觀察。另方面,台北法案具有重大象徵意義,也可視為未來台灣不必單獨面對外交困難,因為美國更支持台灣。
※作者旅居美國,美臺會作者、《台灣國際報》專欄作者、FAPA成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