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應停止以會考成績檢討學校

趙南星    2020年06月27日 07:00:00

國中會考成績單日前寄發,一份竹竹苗區5A成績單在網路引起熱議,苗栗縣較大型學校在5A人數幾乎全面退步,亮點是各科待加強比率降低7%。議員黎煥強認為縣府報喜不報憂,應該好好檢討,針對問題去擬定策略。



 



苗栗公館國中校長方麗萍表示,今年會考題型太多素養導向的題目和時事題,需要生活經驗,對鄉下學生相對不利;苗栗縣教育處則表示,3到8年級學生持續舉辦學力檢測,結果未達基礎以上比率逾50%的受測學校,列管及追蹤改善。會考國、英、數任兩科待加強比率過高的學校,挹注經費和提供入班輔導,此外,辦理研習提升教師素養導向教學與命題的能力。



 



筆者對此事件,有兩點看法:第一、學校教育對學生的成就,能造成多大影響?美國學者簡克斯所著的《不平等》,以美國教育研究為主,認為教育與職業的成就,主要由家庭背景與非學校因素所左右,教育改革本身對現存的不平等,只能有微小的影響。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統計,2018年平均每戶經常收入,新竹市約140萬,新竹縣約160萬,苗栗縣約100萬;在教育與娛樂支出部分,新竹市93142元,新竹縣96251元,苗栗縣43964元,苗栗縣落差新竹縣市足足兩倍。孩子從小接受的資源有落差,在累積十五年的差異後,卻希望能考出一樣的成績,只能說國中老師再努力,畢竟也不是神啊!



 



第二、教育部大力推動多元學習,強調行行出狀元,但每年會考成績出爐,各縣市5A學生人數還是被媒體炒作拿來比較,學校教育和教學品質也被檢討,可見政策如此推行,但社會觀感依舊高度重視學業成就。在此呼籲政府,若真心想推行多元文化學習,是否應禁止媒體公佈各縣市5A人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倒行逆施?



 



美國社會學家魯特研究指出,提供優良學習環境的學校,未必總是物質資源或建築設備最好的。師生互動品質,學校組織和氣氛的差異,能夠抵銷外界對於學校成就的影響。教學品質、學校的社會潮流、學校工作型態的改進,能夠幫助被剝奪的兒童改善學業表現。

 



筆者在國中教書多年,依舊相信教育的功能,可以接住需要幫助的孩子,企盼政府若真有心要拉拔弱勢孩子,應停止以會考成績檢討學校教育,改為合作共榮的互信模式;另外也要真正看見不同家庭的資源落差,給予需要的幫助,而非起跑點不同,卻要求相同的結果。



 



※作者為台北市公立國中正式教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