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直至目前,全球將近5000多萬人確診,至少130萬人死亡。歐美國家紛紛迎來第二波疫情,印度後起直追感染人數第二名。疫情不僅影響各國國內的政治經濟,更是讓國際情勢大風吹,以下是筆者對此次疫情下,哪國會吹起勝利的號角,哪國搖起失敗白旗的觀點:
此話乍聽之下會讓人眉頭一皺,中國不是新冠疫情的首先爆發國嗎?神奇的是,以最近的累進確診數及死亡數來看,中國卻排在相當後面。中國第一時間的確沒有將疫情危機處理好,導致國內感染嚴重,但隨後的第二波疫情表現良好,沿海城市相繼復工,政府努力推動經濟復甦。截至現今的統計,中國甚至還在全球疫情後半段,目前單日確診數不到百例,因而有能力將物資運送其他國家。中國最先生病,也最先開始康復,在世界老大病懨懨之時,拉攏其他深陷苦海的國家。儘管因為疫情,全球反中情緒高漲,但只要中國彌補過錯,對他國提供大幅援助,恢復形象並非難事。此時的世界秩序混亂,中國是相對健康而強盛的大國,對外貿易額還有所增長,要成為拿下世界領導者的贏家,機會相當高。
美國疫情持續延燒中,至今仍是全球確診與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且單日新增確診數遠超越他國。疫情使得美國加劇失業率上升、加劇民眾恐慌與仇恨,更重要的是,讓川普本來勝券在握的總統大選,選成了一場要鬧上法院的亂劇。川普對疫情的忽視以及防疫不力,讓對手拜登有了攻擊的目標。而前者於10月2日染疫,更使得民調直直下滑,根據美國媒體所做的民調,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川普採取防疫措施不佳,甚至還讓自己染疫。疫情成了壓倒川普的最後一根稻草,錯失了連任的機會。但這位74歲的總統卻又不能服輸,除了提起訴訟,還不肯讓位白宮。
於是美國在未來可能會為了這場爭議選舉動蕩不安,甚至是選民暴動,這一切都不利於防疫執行。此刻是美國權力真空和受疫情打擊之時,無暇顧及相隔一個太平洋的中國,若是中國將勢力介入東亞及南太平洋(如前述的以資源拉攏各國)。美國將逐漸失去原本就因川普就鬧翻的盟友,無論到時誰繼任總統,要重拾友情將會十分辛苦。而這場疫情也將削弱美國國力,碰上中國的迎頭趕上,屆時雙方實力來到交叉點,美國疲累不堪,很可能就會輸給這個正在茁壯的青年國家。
從防疫的角度上,目前的台灣無疑是贏家。從邊境管制開始,便有效阻隔絕大多數的外來感染源,加上人人佩戴口罩及配合政府措施,可說是舉國一心的抗疫。防疫成功也使台灣再度受到國際注意,日本及紐西蘭等國紛紛稱讚台灣的公衛體系,這是我國日後的籌碼及優勢,可以加以整理我們的醫療經驗並與外國分享。
然而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來看,台灣卻是步步為營。美中等大國關係的惡化,使得台灣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然而中國政府因為疫情及其他災害而導致的內部問題,也使其欲以武力威脅台灣來紓解壓力,美國又分身乏術之際,兩岸危機衝突加劇。依照現實主義的觀點,在大國競爭之下,諸如台灣這類小國利益只能被犧牲。因此我國政府現在應該重新思考在國際外交上如何「避險」,與美國新政府建立友誼的同時,也要與中國對話,切勿再讓台海情勢升溫。才能達成左右逢源,雙邊獲益,避免在國際社會中成為輸家。
※作者為清華大學自主學習小組成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