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法國連反恐部隊都要靠美國飛機運送 怎麼戰略自主

陳永昌    2023年04月25日 07:00:00

法國總統馬克宏「歐洲必須戰略自主」一席話犯眾怒,華盛頓當局克制回應,並未演變為跨大西洋政治口水戰。但是,拜登政府是否耗費太多資源援助烏克蘭,同時對付中國與俄羅斯備多力分,反而讓最大威脅中國佔便宜,一直是潛伏在美國政壇的暗流,隨時可能隨著2024年總統大選接近浮上檯面。馬克宏提醒了一個關鍵問題:歐洲應該擔負更多責任保衛自己的歐洲!



 



今年二月中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屆滿週年前,美聯社民調顯示:支持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美國民眾剩下百分之四十八,百分之廿九民眾反對。與去年五月民調相較,當時有百分之六十美國成年民眾支持向烏克蘭運送武器。隨著戰事拖延膠著,美國人對於拜登政府協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軍事入侵的支持度逐漸下滑。



 



來勢洶洶的共和黨籍佛羅里達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開出第一槍。他三月中旬公開批評:援助烏克蘭不符合美國「關鍵利益」,拜登政府在沒有明確目標下,為烏克蘭做得太多。共和黨內最具總統相的德桑蒂斯強調:美國有許多重要國家利益,其中包括「遏制中國共產黨的經濟、文化與軍事力量」,相較之下,俄羅斯只是「三流威脅」,不應該分散美國人對於頭號威脅中國的注意力。



 



高舉「美國優先」大旗的德桑蒂斯,將烏克蘭和俄羅斯軍事衝突說成是兩國「領土爭端」,讓他原本「有腦袋的川普」形象崩壞,被批評是二戰期間鼓吹綏靖主義的英國前首相張伯倫翻版,無異是向莫斯科當局退讓示弱。他公開道歉並收回相關言論,改口普丁是必須繩之以法的「戰犯」。事實上,德桑蒂斯並不孤單,同樣有意進軍白宮的南達科他州女州長諾姆(Kristi Noem)便直言:俄烏軍事衝突「應該是歐洲的戰爭,不是我們美國人的」。



 



美國軍事暨人道等援助不斷流向烏克蘭,粗估已經超過千億美元,是歐盟援助總金額兩倍以上,更大於北約各會員國全部加總。再加上北約整體軍事支出七成概由美國承擔,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後,北約各國承諾增加國防預算,以2024年不低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百分之二為目標,多數國家根本無法兌現,連法國也都沒有達標。馬克宏高談闊論「不應成為美國附庸」,勢必讓美國人重新思考有沒有必要為歐洲安全花費這麼多錢。



 



一向挺台不遺餘力的共和黨籍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回應具有代表性。他挖苦巴黎當局決定向北非國家派遣反恐部隊時,還必須靠美國飛機運送,國防安全如此依賴美國情況下,根本沒有資格談「戰略自主」;他強調:若馬克宏是代表歐洲發聲,不想在台灣問題上與美國站在同一邊,美國也沒有必要選邊站,就全心全意對付中國對台灣的威脅,讓歐洲人自己解決烏克蘭問題吧!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