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就像二戰時的軸心國

郭寶勝    2022年10月30日 07:00:00

愛好和平是人的本性,但地球上的衝突和戰爭卻從未停止過。2022年2月24日,烏克蘭戰爭的爆發震驚了全世界。無論是專家還是普通民眾大都沒有預測到這場衝突的發生,大多數人低估了普丁的自負和殘暴,誤解了俄羅斯、烏克蘭和北約之間關係的尖銳本質。烏克蘭戰爭的災難還在發展中,但新的戰爭很可能會再次發生。西方國家沒有阻止烏克蘭戰爭的爆發,那麼他們能阻止下一場比烏克蘭戰爭更大規模、更血腥的戰爭嗎?  



 



眾所周知,共產主義中國的崛起是世界的最新大麻煩,中國取代美國的野心很可能導致中美之間的衝突和戰爭。不幸的是,臺灣已成為這場衝突的焦點。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全球政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臺灣成為了威權主義的下一個目標。根據各種現象和研究結果,由於俄中同盟的性質、中國的野心和能力,以及西方沒有避免烏克蘭戰爭的爆發等三個主要原因,烏克蘭戰爭後中國入侵臺灣的可能性非常大。  



 



首先,中國與俄羅斯結成聯盟,增強了中國在烏克蘭戰爭期間入侵臺灣的動力和能力。2月4日,就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前幾天,也就是北京冬奧會開幕的第一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表聯合聲明,宣布中俄兩國緊密夥伴關系和強大同盟關系。聯合聲明中說:「 俄中新型國家間關系優於冷戰時期的政治和軍事同盟。兩國友誼沒有界限,合作沒有禁區…中方贊同並支持俄羅斯聯邦提出的在歐洲建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長期安全保障的建議…俄方重申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確認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灣獨立」。



 



顯然,為了對抗西方國家,改變國際秩序,實現自己的野心,俄羅斯和中國結成了互助聯盟。中國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相應地,俄羅斯強調中國統一臺灣的合法性。就像二戰中軸心國的協調合作一樣,中俄不僅在烏克蘭戰爭中相互支持,而且還正從東線分散和瓦解西方的力量。正如美國《 Military Technology 》雜誌上《一個『新時代』——新興的中俄集團》的文章指出的:「雙方似乎找到了足夠的共同利益領域,可以合作並通過兩條戰線試圖破壞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 it seems the two sides have found enough area of mutual interest to work together and to try to undermine the US-led world order by presenting two fronts 」。  



 



中共20大之後,普丁和俄高官頻頻提及臺灣。顯然,普丁非常希望臺灣海峽能燃起戰火,如此一方面會讓俄羅斯減輕壓力,因為屆時美國會把精力聚焦在臺灣而非烏克蘭,另一方面也讓中俄、普習徹底綁在同一戰車上,習共正確就會全面幫助普丁了。有了俄羅斯當前的慫恿和乞求,臺海之戰的可能性就不斷提高! 



 



盡管俄羅斯軍隊最近在戰場上失利,但中國仍然在經濟、外交和宣傳上幫助俄羅斯。《華爾街日報》一篇有關普習最近會晤的評論如此寫到:「無論俄羅斯輸贏,中國都不會改變進一步發展對俄關系的意願,因為這是由整體地緣政治動態決定的,尤其是中美關系的惡化……如果俄羅斯獲勝,中國將獲得強大的助力;如果俄羅斯輸了,它就成為中國的附庸 Whether Russia wins or loses, China will not change its willingness to further develop ties with Russia, because that is determined by the overall geopolitical dynamics, especially the deterioration of Sino-U.S. relations...If Russia wins, China will gain a powerful ally. Even if Russia loses, it will likely become a vassal of China」。可見,無論輸贏俄中同盟已無法更改,而此同盟極大影響了臺灣的命運。中國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辯護,同時俄羅斯多次強調臺灣是中國一部分,這些都為中國入侵臺灣奠定了基礎和合法性。此外,中俄同盟可以在未來中國侵略臺灣時,東西線配合分散和消滅西方力量,增強中俄同盟對抗美國的力量。可見,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中俄同盟顯然增加了中國入侵臺灣的可能性。  



 



普丁非常希望臺灣海峽能燃起戰火,以讓俄羅斯減輕來自美國的壓力。(美聯社)


 



其次,中國有很大的野心和足夠的能力來侵占臺灣。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成功地用民族主義取代了共產主義。普丁利用民族主義擴張俄羅斯領土並入侵烏克蘭。同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共產主義轉變為民族主義,並稱之為「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中國的全球野心,旨在讓中國如漢唐、清代康乾盛世一樣再度輝煌、再次偉大。



 



它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取代美國霸權,成為全球第一霸權;二是所謂統一國家,包括征服臺灣;三是報復百年屈辱,與西方對抗和復仇。美國教授 Stephen J. Hartnett 在 New Lines Magazine 上這樣評論中國夢:「中國夢的論點取決於關鍵的比喻:美國正處於不可逆轉的衰落中,而中國是新的全球領導者。國際外交的慣常做法是遏製中國崛起的陰謀,扭轉該國被外國列強屈辱的歷史。這需要強大而咄咄逼人的中國站起來並重新奪回其失去的作為中央王國的角色。就像在香港鎮壓民主、在西藏鎮壓異見或平息新疆所謂的恐怖起義一樣,收復臺灣是習近平中國夢承諾的一個關鍵因素」。



 



的確,從新疆到香港、從南海到東海,習近平正一步一步實現他的中國夢。由於在新疆、香港的殘酷鎮壓幾乎沒有遇到太大阻力,誌得意滿的習近平會自然將下一個目標移向臺灣。 



 



正如修昔底德陷阱理論所斷言的那樣,崛起的霸權必須挑戰衰落的霸權,而這必然導致戰爭。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中國除了一帶一路向西向南擴張外,向東方向太平洋擴張是它的關鍵夢想。而東擴的重大障礙就是包括臺灣在內的第一島鏈。所以,稱霸的第一步,就是突破第一島鏈,徹底征服臺灣。屆時臺灣東海岸將作為中國軍方的核潛艇基地,這是一個深水深藍色的海軍基地,是向太平洋和全球擴張的重要基地。事實上,中國甚至認為通過戰爭取代美國的目的高於統一臺灣。盡管拜登總統曾四次表示,如果臺灣受到攻擊,美軍將保衛臺灣,但中國仍然堅定地堅持武統臺灣,因為中國認為,中國要想取代美國的霸權,與美國的戰爭將不可避免。   



 



習近平對臺灣的野心已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上任以來,多次就臺灣統一問題作出明確表態。他曾說:「我們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不會為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動留有餘地…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的選擇…解決臺灣問題質疑和實現中國的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和不可動搖的承諾…任何人都不應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的堅定決心、堅定意誌和強大能力。



 



在最近的20大上,習近平再次重申了對臺灣的武統野心:「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幹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中國外長在最近的聯合國大會上也表示,「只有中國完全統一,臺海兩岸才有真正的和平」。他還表示,中國將「採取最有力的措施反對外部幹涉」。從習近平及其高官的多次公開表態來看,中國有強烈的武統臺灣的野心與願望。 



 



此外,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軍事實力在令人驚訝地快速增強。中國按照美軍的思路進行軍事結構改革,加快研製核武器和遠程導彈,積極提升軍隊高科技水平,已打造了三艘航母。種種步驟將軍事實力已提升到能與美軍對抗的地步。美國第七艦隊司令卡爾·托馬斯中將認為,中國軍隊有能力封鎖臺灣。他指出中國海軍的規模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軍,而且發展速度很快。「他們有一支非常龐大的海軍,如果他們想在臺灣周圍欺負和部署船只,他們完全可以做到 They have a very large navy, and if they want to bully and put ships around Taiwan, they very much can do that」。



 



此外,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將軍表示,中國希望在 2027 年之前擁有奪取臺灣的能力,中情局官員戴維·科恩(David Cohen)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下令該國軍隊發展在2027年奪取臺灣的能力。與此同時,中國為挑釁臺灣,展示侵臺能力,進行了多次軍演。今年,他們進行了兩次重大演習:一次是在中國國慶期間派出150架戰機入侵臺灣上空。另一次是在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訪問臺灣期間,中國軍方利用有效包圍臺灣的六個區域進行演習,並發射導彈從西向東飛越臺灣全島。總而言之,中國經過多年的經營,不僅野心膨脹,而且有足夠軍力以武力奪取臺灣。 



 





習近平上任以來,多次就臺灣統一問題作出明確表態。(美聯社)


 



再次,由於西方沒有避免烏克蘭戰爭的爆發,西方同樣也可能沒辦法避免臺灣戰爭的爆發。眾所周知,雖然美國和北約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的反應普遍值得稱道,比如對俄羅斯的嚴厲經濟製裁、外交孤立、對烏克蘭的強力武器援助等,但是無可否認的是,戰爭爆發前美國和北約試圖阻止戰爭爆發的努力的確失敗了。2022年2月24日,美國和北約多次喊話警告普丁,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厲經濟製裁和外交孤立。然而,這些威脅、警告和勸告都沒有奏效。 歐洲學者Adérito Vicente 最近指出:「最終,由於歐盟的安全特性、核政策選擇、不同的政治利益、能源依賴和對俄羅斯的無效製裁政策,歐洲無法阻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入侵」。  



 



2022 年 4 月 5 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上將馬克·米利 (Mark Milley) 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坦率地說,除非承諾將美軍派往烏克蘭本土,否則我不確定能否阻止普丁」。這是美國政府第一次承認,除軍事手段之外的所有其他威懾手段都無效。  



 



烏克蘭的經驗也適用於臺灣。對於中國來說,經濟製裁和外交孤立無法阻止習近平的侵略。自川普發動貿易戰以來,中國一直在為與美國和西方經濟脫鉤做準備。在外交上,中俄聯合了許多威權國家,成為另一個國際集團。習並不在乎經濟外交上與西方隔絕。因此,針對中國對臺灣的侵略,以經濟製裁和外交孤立作為威懾手段將是失敗的,就像西方無法阻止普丁入侵烏克蘭一樣。  



 



另外,由於中國擁有核武器,中國似乎斷定美國不會直接與中國軍隊開戰。發表於《經濟學人》的文章《戰爭來了——臺灣可以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學到什麼》中作者寫道:」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正在引起深刻的反思…一是製裁威脅和西方對烏克蘭的武裝並沒有阻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另一個是俄羅斯的核威脅阻止了美國的直接幹預。中國也有核武器 One is that neither the threat of sanctions nor the West's arming of Ukraine deterred Russia. The other is that Russia's nuclear threats have deterred America from intervening directly. China, too, has nuclear weapons。這些深刻的反思是有價值的,並提醒世界中國入侵臺灣的可能性很大。 



 



綜上所述,太多的證據及分析都預示了烏克蘭戰爭後中國入侵臺灣的極大可能性。中國不僅增強了取代美國、征服臺灣的全球野心,而且正在快速獲得武統臺灣的能力與實力。由於中俄在烏克蘭戰爭期間結成同盟,中俄會頑固地對抗美國,無視美國和西方的反應而侵略臺灣。面對可預見的戰爭,臺灣和西方必須正視這一嚴峻挑戰,擺脫幻想、積極備戰。而美國也應該吸取烏克蘭的教訓,避免重蹈烏克蘭的覆轍,對中國的侵略要提前採取包括武力在內的任何必要手段。 



 



※作者為獨立評論人、旅美中國異議人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