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美中鬥而不破 美國仍具議題優勢

湯名暉    2022年11月17日 07:00:00

2022年11月於印尼巴厘島舉辦的G20峰會,是美中兩強領袖時逢已久的現場會面,雙方自信的表述立場,也同時給對方餘地。習近平於中共二十大後如願集權於第三屆,拜登於國會期中選舉擊退民粹浪潮,讓美國回歸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讓美中的「雙層賽局」得以表達彼此內部最低限度的認同更進一步,使得美中得以擴大兩者交集的共識圈。



 



打破期中魔咒 拜登發揮對話優勢



 



拜登與習近平分別於國內政治有所斬獲,拜登打破二戰以來美國期中選舉不利於執政黨的魔咒,共和黨亦未能在川普浪潮下大舉反撲。習近平則在「二十大」無反對票連任,並且重申「兩個確立」,這都有助於兩國的第一層賽局擴大授權,美國方面更是有自信應對國內的反中潮流,推動必要的對話作為管控美中風險的工具。



 



G20峰會後,美中宣告逐步恢復美中工作層級的接觸,同樣是發揮民主黨的優勢,本次期中選舉結果讓拜登更能承受國內壓力推動美中接觸。相較於美中兩國於今年3月份兩小時的線上會議,本次美中峰會長達三小時,更出現長達9秒鐘的握手畫面,會後美中更認同明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的行程,即便雙方未有共同宣言,但至少表態拜登有信心掌握美中關係正常接觸的主導權。



 



全球地緣動盪 美中難以脫鉤



 



今年歐亞大陸地緣政治的整體動盪較往年劇烈,為國際體系帶來的衝擊不亞於911事件,加上通膨帶來的問題更讓各國內外交加。2月份以來的烏俄戰爭,和8月份的第四次台海危機更直接考驗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但是地緣政治與經濟的效應,同樣也影響作為潛在挑戰者的中國,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國家政經情勢的跌宕,使得中國意識到自身能提供國際公共財仍有侷限,使得美中雙方難以在重大全球問題上脫鉤。



 



即使美中兩國分處相異的「意識之秩序」,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更將中國作為「有重塑國際秩序意圖」的戰略對手,但是美中雙方仍有共同的利益作為對話的基礎,特別是攸關於整體人類的存續的議題。在本次G20峰會,美中共同關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並且反對俄羅斯動用核武,在會前數日的東協峰會上,李克強更以將離任的「自由之身」高呼「核威脅是不負責任的舉動」,更是美中兩國難得在歧異之中推進的共同理解。



 



美中話語強硬 仍保持可能的共識



 



藉由G20峰會的場合,中國也以實際的行動回應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中國延續重申反對烏克蘭動用核武的立場,並且形成美歐中三方共同反對動用核武的立場,同時也間接表達對印太區域的穩定與底線。中國兩度順著美歐的脈絡強調反對核武,實際上也重申中國核戰略不優先動用核武的立場,弦外之音更是表達對朝鮮導彈試驗的不滿,近期朝鮮呼應俄國言論而於東北亞屢屢試射導彈的舉動並不符合中國利益。



 



在拜登任內與川普更顯著的差別是,美中兩國同時能在競爭的過程中回到政治話語的最大公約數。習近平強硬的表示「台獨與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但仍保留保持台海和平穩定的但書。拜然強調反對中國對台灣採取脅迫性和日益侵略性的行動,卻也提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符合世界利益」,作為美中對話的後設基礎。拜登甚至在記者會提及台海議題時表示,「美中不必形成一場新冷戰,且認為中國不會立即尋求嘗試入侵台灣。」



 



經貿與科技仍是美國的主場優勢



 



在美中雙方修辭辯證的過程中,美中的「護欄」實際上已做實在美國預設的經貿與科技議題,美中再次確認反對使用核武,又宣告不形成一場新冷戰,競爭型態的答案便在美中的六項同意清單。美中雙方在「存而不論」競逐現況下,並未將經貿與科技競爭列入其中,中國得在弱勢的半導體與科技領域與美國競逐,美國仍掌握競爭模式的議題設定權力。



 



由於美國具備離岸平衡的優越條件,將競爭領域轉向美國具備優勢的經貿與科技,可讓美國保有餘力應對其他可能的潛在問題。美國延續現階段推動的「友岸外包」和「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脈絡維持印太地的影響力,更較軍事介入更能發揮美國的軟實力優勢。



 



面對當前的糧食和通膨危機,美國都比中國具備國際公共財的供給能力,美國在G20峰會前提出發展東協國家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更宣示美國主要的競爭路徑。美國將不只作為亞洲國家安全夥伴的角色,更以具體的計畫反轉全球化發展議題主導權,進一步減弱中國「一帶一路」的地區影響力,從而遏止中國「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的目標。



 



對台灣而言,現況最需要的是時間調整國家韌性結構,美國選擇以經貿為主軍事為輔的競爭模式有利於台灣發揮經貿優勢,在美國的印太戰略架構下發揮長處。美中推動對話也有助台灣在美中議題的熱區中逐漸降溫,現況美國也積極推動美俄對話,中國又在其中扮演微妙的角色,在新一波對話的浪潮中或可作為拜登外交政策的參考指標。畢竟配合美國的步調爭取美中之間有利的戰略三角位置,才能讓台灣長期與美國保持良好的結婚型關係。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