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下美國「戰略鈾儲備」計畫之安全意涵

楊一逵    2022年07月20日 07:00:00

俄烏戰爭之際,「美國國家核子安全局」(US 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於2022年7月啟動「戰略鈾儲備」(Strategic Uranium Reserve)計畫,預計透過招標,購買其國內生產100萬磅的「八氧化三鈾」(U3O8),振興國內鈾開採與提煉產業。



 



推動此計畫的美國參議員巴拉索(John Barrasso)表示,「戰略鈾儲備」緊扣美國能源與國家安全利益,旨在降低美方目前對進口鈾之依賴,強化國內的鈾開採能量、提煉與濃縮技術,確保美國在國際能源市場中,保持自給自足的鈾供應鏈,與核能持續供給能力。本文試圖在俄烏戰爭脈絡下,探析美國「戰略鈾儲備」的安全意涵。



 



強化美國鈾供應鏈之韌性迫在眉睫



 



美國「戰略鈾儲備」計畫的短期目標在於刺激與提高國內鈾生產之能量,而長期目標劍指俄國,預計脫離對俄國鈾之依賴。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調查,美國2020年進口鈾的前6大生產國家為加拿大(佔整體進口鈾的22%)、哈薩克(佔整體進口鈾的22%)、俄國(佔整體進口鈾的16%)、澳洲(佔整體進口鈾的11%)、烏茲別克(佔整體進口鈾的8%)與納米比亞(佔整體進口鈾的5%)。



 



對比來看,美國國內發電廠於2020年採購外國的「氧化鈾」(Uranium Oxide)上達3,960萬磅,而美國國內生產的「氧化鈾」僅1,050萬磅投入能源產業。如同石油,美國限制開採國內鈾之主因為保留國內戰略及戰備物資。然面對俄烏戰爭之衝擊與美國核能產業對進口鈾之依賴已形成安全風險,美國將提高其國內濃縮鈾的產出,振興核能產業。 在目前俄國係美方進口鈾第三大供應國的前提下,美國對俄國的能源制裁清單中刻意排除俄國鈾的進口。



 



俄國在入侵烏克蘭的同時,也利用能源動盪與各國對俄能源依賴,擴張其能源出口與槓桿。不僅俄國,美國從與俄國關係緊密的哈薩克及烏茲別克也進口佔整體產業30%的鈾燃料。現階段華盛頓已意識到鈾供應鏈之風險,將逐步降低外國鈾的進口。「戰略鈾儲備」計畫係起手式。



 



俄烏戰爭讓核能重新獲得關注



 



隨著俄烏戰爭敲響對俄國天然氣與煤炭依賴之警鐘,與俄國持續透過削減天然氣輸出手段,擾亂國際價格市場,引發不安與能源供給動盪,國內穩定產出的核能電力似乎在地緣政治的角度上,較進口的天然氣與煤更為安全。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於2022年3月7日公開表示,歐洲國家應重新啟動休眠中的核電廠,並加大原有核電廠的發電量,因事關國家安全問題。



 



從市場面觀察,鈾燃料的股價自俄國入侵烏克蘭以降持續上升,反應出市場預期各方或將以核能替代天然氣。多國也開始尋求以國內核能產業替代進口俄國天然氣之方案,預備脫離對俄國能源進口的依賴。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日前表示,為了不再被俄國能源勒索,將投入1.2億歐元推動核能復興,預計在2050年讓核能佔整體電力的25%。



 



即便在堅定反核的德國,面對價格高漲的天然氣與對俄能源依賴之軟肋,是否延長核電廠服役的議題再度被德國自民黨黨魁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拋出討論。在亞洲,以日本為例,其自俄國進口9%的液化天然氣(LNG)近期引發國內辯論,反思是否需要調整因2011年3月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而降低核能與提高天然氣及煤炭使用的政策。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核能部門主管加藤明彥(Akihiko Kato)認為,日本政府對核能的態度正因俄烏戰爭產生細微變化。路透企業調查(Reuters Corporate Survey)發現,85%的受訪日本企業表示在安全條件滿足下,贊同重啟核反應爐。若各國真可復興核能,鈾燃料的供應鏈重組勢在必行。



 



抗衡中國在國際上對鈾之競逐



 



美國「戰略鈾儲備」計畫另一個隱而未現的目標,係近年來不斷在國際上競逐鈾礦的中國。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於2020年4月發布的《重建美國核能競爭優勢》(Restoring America’s Competitive Nuclear Energy)報告中表示,華盛頓意識到中國的國營企業正在積極超越美國,競逐世界核能領導者的地位。



 



美國對鈾的大量進口,限制了美國本土鈾礦與核能之發展,讓中國有機可乘,以掠奪式經濟等手段在海外擴張核能勢力。報告指出,中國正在興建4個海外核電廠,未來預計在其他國家建造16個核能反應爐。華盛頓認為中國向外擴張的核能合作關係,將衝擊美國外交政策,並在核能建設、經濟與安全等領域上可更深入的牽絆住合作國家,阻礙美國對外關係發展。



 



因此美國需要強化鈾儲備,投資與振興國內核能產業,重返全球核能的領導地位。 美國能源部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非洲納米比亞(Namibia)的鈾礦佔全球鈾產量的10%。而中國早在俄烏戰爭爆發前,其國營企業「中國廣核集團」(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oration)已進入納米比亞的鈾礦市場投資,不僅係納米比亞最大的鈾礦投資者,更掌控納米比亞主要的鈾礦。以目前全世界鈾礦儲存量排名第二,位於納米比亞的「哈薩布鈾礦」(Husab Uranium Mine)為例,其經營者就是「中國廣核集團」。



 



換言之,美方啟動的「戰略鈾儲備」,已著眼於俄烏戰爭後的全球能源供應鏈重組,現階段以自給自足的鈾礦供應鏈韌性為目標,之後預計將重新塑造以美國為首的全球鈾礦與核能供應鏈。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