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俄國入侵烏克蘭 美國亞洲盟友對台海的表態

方怡然    2022年03月03日 07:00:00

近期有太多討論俄烏戰爭的文章,然而較少被討論的是,美國的亞洲盟友們對於將「俄烏衝突與台海情勢連動」的看法及表態,在此筆者想針對這個議題拋出自己的看法。



 



日本擔憂俄烏衝突成為中國侵台範本



 



身為美國在印太的一級盟友,日本及澳洲在俄烏軍事態勢升高之際,就頻頻表示中國正密切關注普丁對烏克蘭的侵略手法,前首相安倍表示此事預告了中國將如何對付台灣,從某種意義上,這對日本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件。自民黨外交部會會長佐藤正久更直言,今日的烏克蘭絕不能成為明日的台灣,日本對俄烏情勢的關注程度從兩位重量級的人士將俄烏衝突連結至台海,甚至到日本的國家安全就可清楚得知。



 



日本首相及外相雖以較暗示的方式將俄烏與台海議題連動,表示俄國侵害烏克蘭主權及領土的完整性,已違反國際法,然而其實把這句話放到中國對台海、東海及南海周邊國家日趨壯大的軍事威脅來說,是完全適用的。日本深怕一旦軍事行動成為推翻現狀的新常態,且各國的應對因為過於軟弱而對中國釋放錯誤消息時,軍事侵略將成為中國達成戰略目標的最佳選擇。



 



澳中防長示警國際提防中國動武



 



澳洲從民間到政界的反中情緒,從中國對澳實施經濟制裁就開始發酵,再加上美國將澳洲列入抗中同盟的一級盟友名單開始,澳洲對台海情勢的關注程度就逐漸拉高。針對俄烏衝突,澳洲是最早示警國際慎防中國野心的,2月15日澳洲媒體《澳洲人報》報導就宣稱,俄羅斯如果入侵烏克蘭,恐造成中國趁機攻打台灣,也因此掀起我國一波恐慌討論浪潮。



 



再者,資深挺台國際政要澳洲國防部長杜登認為,中國政府正在密切地注視著全世界對普亭的反應,並且注意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是否需要付出重大的嚴厲和實質代價。他相信,中國將會消化所有相關情報和資訊;在未來數年,它們將會是中國在處理台灣和其他地方問題時的決策因素。



 



兩國將俄烏衝突的影響連結到對於印太安全秩序的衝擊,其實就是本於國家安全的正常關切,周邊國家對於中國的侵略感受特別深也是其來有自。中俄兩個非民主國家破壞建立於國際法的國際秩序不管放到哪個地理位置都是一體適用的,因此國際社會協助保衛烏克蘭,就等於保衛台灣,也等同保衛國際上所有民主國家的安全。相較於日澳,韓國在文在寅政府採取較親中的立場之下,謹慎避免在此議題觸怒中國。



 



韓國跟進制裁但謹慎保守



 



在美國對俄羅斯祭出金融與出口管制的制裁時,白宮副國安顧問辛赫表示,「美國與歐盟、澳、日、加、英、紐西蘭與台灣密切合作,對俄羅斯進行敏感尖端科技出口管制,包括半導體與其他基礎技術」,簡單來說,台灣成為美國祭出高科技出口管制制裁俄國的夥伴。對此,除了再次肯定並強化台灣科技實力對國際的重要性外,也確認了台灣為美國的重要盟友及國際民主夥伴的一員。



 



然而,名單中卻沒有出現韓國,原因可能有二,首先,韓國一開始對於加入國際制裁持謹慎態度,表示只有在俄羅斯發動全面入侵時才會加入國際制裁,且並不考慮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提供軍事支持或派兵,對制裁也僅採取跟進態度,並不會單獨追加。其實韓國會對制裁俄國持保留態度,從後續韓國總統府的聲明就可得知,「在朝鮮政策方面,俄羅斯一直是韓國的重要合作夥伴」。由於在處理北韓議題上,俄國扮演重要的居中角色,因此主張與北韓增進對話的文在寅政府在對俄制裁的操作上較為小心,必須將北韓因素納入考量。再者,由於三月九日即將進行韓國總統大選,兩個主要候選人李在明與尹錫悅在外交國安上的立場被形塑為親中親美之爭,在目前兩位民調非常接近、選舉結果還未明之前,美國對未來是否將韓國納入其抗中核心盟友還有些許疑慮。



 



印度主張維持中立保留外交彈性



 



聯合國安理會25日針對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並要求俄羅斯立即撤軍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其中有11國投票支持,印度、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3國棄權,俄羅斯一如預期投否決票。印度駐聯合國大使在投票後表示,投下棄權票是希望各方重拾外交手段以化解緊張。雖然印度此舉保留了繼續跟相關各方斡旋的可能性,協助居中促成對話,然而此種兩邊都不得罪的態度除了承襲了尼赫魯時代的不結盟立場,更是印度在與中國的邊界衝突中,同時需要美俄兩國協助所做出的取捨。



 



其實印度與各國交好一直以來都是以「夥伴」而非「盟友」稱之,在同時與美俄為戰略夥伴關係的條件下,印度希望成為印太地區的主導者而非跟隨者,甚至更力邀已公開反對印太戰略的俄羅斯加入印太倡議架構,強調印度版的「印度太平洋倡議」並非以美國為主導,同時歡迎俄國參與。然而,印度在採取中立策略上的拿捏必須考慮兩點,一為美國是否會要求印度清楚表態,二為中國在印太日益增強的威脅感是否允許印度維持模糊立場。



 



不論大家對於「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看法為何,值得台灣思考的是,印太區域目前還未形成如北約的集體安全體系,美國原本有意將QUAD打造成印太版北約的意圖也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AUKUS+美日戰略同盟建構的軍事合作,在欠缺或還未「印太版北約」的過渡期中,若中國以武力犯台,各國協防台灣的To-do List都還沒準備,包含開啟軍事協助的時機點、程度及範圍都還未擬定策略時,台灣莫對國際軍事協助給予太過樂觀的想像。



 



再者,台灣並非聯合國一員,各國對於台灣是否為主權國家均無明確表態。因此,若台灣遭中國軍事侵略,各國出兵的正當性為何,當「維護一國主權」已不適用,台灣地緣政治重要性、經濟實力及關鍵技術的不可取代性,是否有辦法說服各國基於本國國家安全利益及維護國際秩序出兵協防台灣,或是如各國給予烏克蘭軍援及金援,對於出兵明確表態拒絕或是持保留態度,我認為值得每個關心台灣國家安全的人共同討論。



 



※作者為國會助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