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大選落幕,標榜親美反中的在野黨候選人尹錫悅以0.7%的微幅差距險勝執政黨候選人李在明,成功入主青瓦台。他上任後,是否會落實親美反中的外交路線,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對此,不少「疑尹論」的人士認為,尹錫悅在競選期間提出的反中政見和親美言論,僅是為了區隔文在寅政府過度親中光譜;以及爭取南韓反中年輕世代選票的選舉語言罷了,待勝選後,在現實利益考量下,又會回到親中的老路。
依照政治現實與利益至上的慣性思維,上述觀點,確實有說服力,畢竟南韓長期奉行親中路線的事大主義,不可能一朝一夕驟然改變。然而,筆者還是對尹錫悅上台後,逐步落實親美反中路線有正面的看待,最有可能發展是:「優先親美,漸進反中,強硬對朝。」
要驗證以上論點是否在理,最有力的觀察點,當屬尹錫悅提出的「追加部屬薩德飛彈防禦系統」(THAAD)的具體政見。理由何在?因為薩德的部署,明為南北韓間的軍事攻防,但背後是美國用來遂行「掌控南韓、遏止北韓、圍堵中國」的戰略工具。因此,中國對於該政見尤為忌憚與敏感,竟可讓中國駐韓大使不顧外交禮節,在南韓媒體投書抨擊薩德案。中國的「薩德恐懼症」可見一斑。
此外,相對於強化韓美日同盟關係;以及推動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等遠程性政見,追加部屬薩德案,可能將成為尹錫悅上台後,所要面對的急迫性議題之一。
因為根據南韓情報研判,北韓近期不僅在準備發射洲際彈道飛彈(ICBM),還全方位採取多項可能使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的措施。而繼2月27日與3月5日北韓兩次預警性試射後,較有可能的發射時機,落在 4月15日「金日成誕辰紀念日」(太陽節)到 9月9日北韓國慶日之間。
倘若北韓再度試射洲際飛彈,顯然是衝著尹錫悅新政府而來,追加薩德案議題必然搬上檯面,不管他上任與否,都必須針對追加薩德案清晰表態,不容有任何模糊閃避的投機空間,因為不僅南韓民眾會睜大眼睛,看這位新總統的誠信與政策兌現能力,屢次受北韓導彈威脅的美、日兩國,也會以此做為檢視尹錫悅親美友日路線的重要指標。
尹錫悅雖為政治素人出身,但能夠當選南韓新總統,必然有一定之政治智慧。他應深知,追加薩德案是任內無法迴避的考題,而背後的出題者正是中、美兩大國,答案只有親美或反中兩個互斥選項。屆時,即能判斷他是否落實親美反中路線的立場。
※作者為大學助理教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