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中印兩國因邊界問題持續發燒,如今更加傳出中印兩國的邊境軍人已有傷亡紀錄,印度為民主國家,15日正式對外表示有20名印度軍人陣亡,不但在印度國內掀起「反中潮」,目前也傳出解放軍也有傷亡案例,但至今中國官方仍舊不願面對。
中印邊界爭議已非首次,兩國衝突上升至大規模的軍事作戰的機率仍舊偏低,主因在於兩國皆為核武大國,具有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因此中印在此爭議上,應仍以小規模的軍事衝突為主。
然而不可否認的在於,中印的邊界之爭雖然和台灣本身毫無關聯,但基於印度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防疫期間印度官方與民間也普遍挺台,尤其台印兩國皆為「奶茶聯盟」陣營,在飲食上雙方皆有共同點,加上印度官方對於台灣的態度也越趨友善,雙方未來的前途將無可限量。
客觀上,台灣無法支援印度作戰,以台灣的部隊兵力投射範圍而言,國軍前往南海作戰已是我國的極限。對於中印邊界衝突,雖然國防部無法提供相關支援,但我外交部仍舊可以聲援印度,尤其台印之間具有相同的民主價值,若適時在國際場合中,或是視訊會議中聲援印度,將大幅提升雙邊之關係。
印度媒體《Live Mint》提及,印度政府正逐漸改變地緣戰略,簡單來說就是加入美方所提議的「四方同盟」(QUAD,美、澳、日、印),同時大幅強化台印關係的發展。對於此新聞的出現,本文認為外交部與駐印度代表皆須共同留意,畢竟外交事務最終仍留給專業的從業人員努力,印度雖然距離台灣稍遠,但台印之間所具備的政治價值、地緣政治、飲食文化與經貿交流,將是拉近兩國之間關係的橋樑。
雖然中印邊界爭議,台灣無法派兵支援或是提供軍事援助,但外交部與國人同胞仍能聲援支持印度,對於台灣而言,印度不但具有超過10億人口,在市場上擁有巨大潛力,台印之間的交流不但能透過嚴肅的地緣、外交,務實的經濟合作也是雙方可以參考的重點。
台灣雖然在外交上的處境仍備受限制,但若適度從周邊情勢切入,絕對能夠將台灣的軟實力與暖實力深入周邊國家,配合當前政府的「新南向政策」(New Southbound Policy),台印合作絕非口號,反而能成為真實的外交政策與選項。(參考資料)
※作者為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