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完美風暴正向英國襲來

黃貞貞    2020年09月24日 07:00:00

2020年1月31日英國脫離歐盟,雙方的談判過渡期將於今年底到期,英國首相強森9月提出新法案,企圖改變今年初與歐盟簽署並在國會通過的脫歐法案,掀起重大政治風波,提高無協議脫歐風險,加上新冠病毒檢測措施一團混亂,感染案例快速增加,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恐進一步打趴已陷入衰退的英國經濟。



 



強森(Boris Johnson)處理新冠疫情無方,脫歐談判關鍵時刻又推出違反國際法的法案,折損英國誠信與國際形象,不僅重要閣員求去,保守黨議員也質疑他的領導能力,一場完美風暴正朝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迎面襲來。



 



雖然英國已離開歐盟,但是雙方未來如何處理貿易、移民、航空、安全及捕魚水域等問題,仍需要進一步研商規範,在12月31日前必須達成協議,並在各自的國會通過。



 



為讓法案在截止日期前通過,英國必須在10月15日前與歐盟達成協議,否則可能發生無協議脫歐,也就是各界最不樂見,對英國經濟傷害力道最大的硬脫歐。



 



英國脫歐後,介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310英里的邊境,成為與歐盟唯一的陸地邊界,囿於過去北愛與愛爾蘭曾長年因為設立邊界檢查站紛爭不斷,直到1998年達成歷史性的「耶穌受難節協議(Good Friday Agreement)」後,檢查站才移除,兩地的民眾可以自由進出,和平取得不易,英國與歐盟都希望能尋得良策,不讓邊界暴力事件重演,確保安全。



 



強生一意孤行



 



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提出的愛爾蘭邊境保障措施(Irish Backstop)未獲國會支持而下台,2019年10月強森上台後,以「北愛爾蘭議定書Northern Ireland Protocol」取而代之,成為脫歐協議的一部份。根據北愛爾蘭議定書,北愛將繼續施行歐盟的關稅規定以及產品標準,這將使從北愛到愛爾蘭的貨品不需再被檢查,這項協議預定2021年1月1日開始生效。



 



不過根據這項協議,部份從英國本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斯)的商品進入北愛將必須被檢查,以確保他們符合歐盟的標準,如果這些商品必須被課稅,只要不從北愛運往愛爾蘭,所有的關稅將會被退回。



 



今年1月強森本人與歐盟簽署英國脫歐協議,並在國會通過,是具有約束力的國際法律。但強森以預防境內的貿易因為英國與歐盟未達成協議而中斷,提出具有法律安全網功能的「國內市場法Internal Market Bill」,一旦英國與歐盟未取得貿易協議,英國政府官員不需要遵守之前與歐盟簽署的協議。



 



北愛爾蘭大臣路易斯(Brandon Lewis)甚至在國會答詢時坦承,「國內市場法」將會以「具體且有限的方式違反國際法」。



 



「國內市場法」的計劃提出後,隨即引發政治震盪,歐盟官員嚴厲批評英國企圖毀約違法,包括政府最資深的律師,法務部常任次長瓊斯(Jonathan Jones)等多位官員,不認同強森行徑,宣布辭職,前五位跨黨派首相包括梅傑(John Major)、布萊爾(Tony Blair)、布朗(Gordon Brown)、梅伊、卡麥隆(David Cameron),更罕見立場一致同聲警告。



 



歐盟屢屢質疑英國脫歐談判誠意。(湯森路透)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當面警告訪美的英國外相拉布(Dominic Raab),如果英國違反國際協議,同時脫歐破壞耶穌受難節協議,眾議院將不會通過美國與英國的貿易協議。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也明白指出,為北愛爾蘭帶來和平的耶穌受難節協議,絕不能成為脫歐的犧牲品,美國與英國要取得貿易協議,這項協議必須獲得尊重,同時預防任何實體邊境重返。強森若一意孤行,代價高昂。



 



仗著保守黨在國會下議院多數席次的優勢,9月14日「國內市場法」在下議院通過二讀,但包括梅伊在內不少保守黨議員缺席杯葛,保守黨內並因本案進一步分裂。



 



英國以法治在國際社會獲得敬重,如今英國的領導人不努力爭取與歐盟達成協議,免除硬脫歐的傷害,為人民爭取福祉,竟帶頭違法,其心可誅。不論本案最後是否在國會通過,對英國在國際的誠信與形象,已造成傷害。



 



那些在年初支持強森脫歐法案的國會議員,不少人竟又投票支持「國內市場法」,立法者知法違法,未來如何要求民眾守法?未來與英國簽署協議的國家,又如何不擔心英國可能出爾反爾?英國又有什麼資格批評中國、俄羅斯等國家違反國際法?



 



防疫混亂失序



 



除了政治混亂,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也兵臨城下,感染病例每週增加一倍,速度驚人。最新統計顯示,9月20日有近3900個新確診病例,英格蘭東北部地區包括紐卡索(Newcastle)等數個城市開始封城,約200萬人受到影響。衛生大臣韓考克(Matt Hancock)坦承,疫情在爆發邊緣,必須採取更嚴格的管控措施。



 



新冠病毒病例快速增加,與民眾不遵守社交距離及防疫措施有直接關連,許多發生在酒吧,政府七月時鼓勵民眾一旦有症狀應迅速進行檢測,但近來英國本地實驗室無法應付快速增加的檢測需求,許多民眾預約不到檢測,或需要長途開車到外地才有檢測的空缺,即使幸運約到時間,也必須等候多日才有結果,民眾怨聲載道。



 



英國政府自疫情爆發,始終沒有掌握檢測與追蹤這個控制疫情的重點工作,專家早已提醒天氣降溫後民眾將花更多時間在戶內,病毒可能傳染更快,應為秋冬季及早做準備。



 



英國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兵臨城下,感染病例每週增加一倍,速度驚人。(湯森路透)


 



擔心感染的民眾求助無門,焦慮不已。找不到感染源,衛生單位有如盲人摸象,無從控制疫情,防疫工作混亂失序,第二次全國性封城恐難避免。



 



今年春天長達數個月的全國性封城,使英國經濟陷入衰退,數百萬人失業,元氣大傷,九月初政府要求學校開學,積極鼓勵企業員工回辦公室上班,提振地方經濟,人氣好不容易略有回升,輕忽防疫,病毒再次快速蔓延。



 



新冠疫情無疑是英國經濟能否有轉機的關鍵,控制不住疫情,經濟將難走出衰退;與歐盟的談判若無法取得協議,硬脫歐將成為英國經濟的夢魘。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現居英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