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A之前 台美得先解決懸⽽未決的投資壁壘

魏塞(Barbara Weisel)    2020年10月07日 00:00:00

⾃從蔡英⽂總統連任以來,隨著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呼籲建立美台⾃由貿易協定(FTA)的呼聲越來越⾼。儘管台灣已解除美豬美⽜的進⼝限制,現在全⾯啟動雙邊⾃由貿易談判的可能性還是很低,另⼀⽅⾯來說,台美雙⽅應倡議其他優先事項,有意義地促進其商業和戰略利益。



 



呼籲加深經濟連結



 



台灣與美國有專家學者倡議雙邊貿易協定,⽽中國在過去⼀年的不斷施壓,更是呼應了此必要性。美國國會已敦促川普政府將加強台美貿易與經濟關係視為重中之重。2019 年12⽉,由161名跨黨派的國會議員致信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呼籲加⼤⼒度與台灣開始雙邊貿易協定談判。



 



除此之外,在今年8⽉31⽇美國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史迪威(David Stilwell)將會同台灣建立新的經濟對話平台,並由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和環境的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主持。台灣為潛在的⾃由貿易夥伴建立雙邊經濟對話另⼀⽅⾯來說就是指出在台美合作的各項合作之中,經濟合作略遜⼀籌,⽽國務院尚未透露美政府是否正考慮與台簽協定。台灣是美國第14⼤出⼝市場,也是美國農產品出⼝的第七⼤國,⽽美國則是台灣第⼆⼤出⼝國。



 



儘管疫情影響。使全球貿易⼤幅下降,但今年到⽬前為⽌台美貿易互動仍強勁,由於中美貿易的緊張局勢,也將資通科技的需求轉移到台灣。台灣的確為美國的為潛在的⾃由貿易夥伴,同時也應將地緣戰略、國際政治、中美台關係等,納入考量。



 



台美⾃由貿易協定在規劃預期中嗎?儘管台美雙⽅官員在過去⼀年中,都對簽訂⾃由貿易協定表達濃厚興趣,但事實上,美國不太可能在短期內不顧中國反應,⽽在11⽉⼤選後直接與台灣商談。另⼀⽅⾯美⽅新上任的政府即將⾯臨《貿易促進授權法》(TPA)將於2021年6⽉到期。很難想像雙⽅願意在不確定的情況下,花費⼤量政治資本進⾏冗長且複雜的談判,在國會還沒有動⼒通過新的《貿易促進授權法》的情況下,直接商談台美⾃由貿易協似乎進退維⾕。



 



加強經貿聯繫的其他選擇



 



即使短期內不太可能進⾏⾃由貿易協定談判,雙⽅政府也應採取其他舉措,以擴⼤其經濟聯繫和對彼此的承諾。第⼀就是⾺上召開「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會議」(TIFA),討論懸⽽未決的貿易和投資壁壘,以及其相關期程。台美官員也可以藉由此機會討論雙邊貿易的新措舉,以加深雙⽅的經貿夥伴關係。



 



※本文由Global Taiwan Institute 全球台灣研究中心提供。作者為國際經濟政策諮詢公司 Rock Creek GlobalAdvisors 董事總經理,研究範圍涵蓋國際貿易、投資政策談判以及投資市場的法規,同時為主管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美國貿易助理代表,為美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的首席談判代表。原文連結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