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台灣就是「鷹龍爭霸」的必爭之地

Vincent.P    2021年07月23日 00:00:00

冷戰結束後,美俄兩大主角意識到,雖然兩國在熱戰的程度上不能再以二戰思維對抗,但爭地盤、搶天下的行動還是得做,故要如何在國際社會中拉幫結派變成兩國角力的新戰場,代理人戰爭因此變成冷戰前後最主要的衝突形式,然隨著俄羅斯國力不復以往,中國大陸外擴野心日益明顯,「中國」的崛起已然成為區域甚至美國最大安全及利益威脅。



 



就定義上來說,代理人戰爭是兩個對立的力量,利用外部衝突以某種方式打擊另一方的利益或是領地,因此,至少是三方以上的國家或政權參與其中。以亞洲為例,美國為維持亞洲最大利益,要適度遏制中國大陸向外擴張,尤其在軍事力量上必須擁有壓倒性存在;在中國大陸部分,為國家利益與生存發展,則要走出陸地、前進海洋,如此方能成為真正的大國,達到習近平口中的「偉大復興」,然如此一來,兩個大國就無可避免地在亞太地區就會產生碰撞,而夾在兩強中的台灣,就變成「鷹龍爭霸」中的必爭之地。



 



中國大陸稱,「台灣是祖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美國稱台灣,是其重要的國家利益,顯見台灣對兩方都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從另一方向思考,若在「中」美兩國對抗(任何形式)的前提下,台灣當然是寶,但若兩國相對「和睦」的情況下呢?台灣轉眼間就會變成彼此手中的籌碼,因此,無論「中」美兩強是任何形式的和還是戰,台灣都是代理人的身分遊走在兩造之間,那麼我們該如何自處?



 



筆者曾有幸拜讀中研院院士吳玉山教授著作《抗衡或扈從:面對強鄰時的策略抉擇》,吳教授從現實的國際結構探討小國在強權爭端下要如何自處、生存,台灣在這一棋局中是絕對的權力不對等者,因此,選擇扈從或對抗都不是明智的選擇,故我們只有選擇成為「避險者」,才不致在兩個大胖子打架中受傷,而影響我國成為「避險者」最重的因素是「兩岸關係」,故此,蔡英文總統對「兩岸關係」的基調是「維持現狀」,無論外界如何解讀政府作為,至少這個方向是沒有改變的。



 



吾人以為,小國的生存發展在先天上就處於劣勢,然而中華民國的韌性在多年的逆境當中依舊讓世界亮眼,所以我們不用妄自菲薄、更不用認為矮人一截,只要自身保持不挑釁、破壞,從理性務實角度解決兩岸或美、「中」、台三方歧見,相信中華民國還是大有可為。



 



※作者為研究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