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廢水最快明排入海 原能會估1年後將進入台灣海域、4年達最大值

上報快訊    2023年08月23日 10:45:00

日本媒體「日本放送協會」(NHK)日前報導,日本政府最快在明天(24日)就會將福島「核處理水」排入海中,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簡稱:原能會)也預估,這些排出的「含氚廢水」預估會在1年後進入台灣海域,而氚的濃度在4年後達最大值。漁業署則表示,廢水擴散的範圍剛好是秋刀魚的漁場,會將秋刀魚列為重點檢測項目。



 





 



日媒指出,福島第一核電廠腹地的「核處理水」,預估將在明年就會滿溢,首相岸田文雄緊急召開會議,最後決定最快在明天就要開始將廢水排入海中。



 



對此,原能會表示,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以針對日本排放的含氚廢水,邀集包括含中、韓、俄、美、加拿大等會員國籌組調查團,經調查後認為日本的排放計畫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對民眾及環境的影響可以忽略。



 



原能會也解釋,日本規劃將將儲存的含氚廢水經「多核種去除設備(ALPS)」過濾處理,使氚以外各核種濃度都排放安全限值後,再抽取的海水稀釋廢水氚濃度至1,500貝克/升(Bq/L)以下,為日本核電廠氚排放限值60,000 Bq/L的40分之1,或約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飲用水氚安全標準10,000 Bq/L的7分之1,再經由海底隧道至離岸1公里處排放入海。



 



對此,原能會也籌組專家3度赴日本考察,經評估後認為日方排放作業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不過由於排放時間在30年以上,因此仍會持續監控,並要求日方針對異常、意外的狀況做好應片規劃。



 



原能會也以福島核電事故後10年的洋流觀察統計資料,來做成含氚廢水擴散濃度動態模擬分析,預估含氚廢水最快會在1年後進入台灣附近海域,而在排放4年後達到最大值,約在100萬分之1 (10-6 ) Bq/L的範圍,不過仍遠台灣海域的氚環境背景平均值,是可忽略的程度。



 





 



漁業署日前則表示,含氚廢水隨洋流擴散的方向,可能會影響包括秋刀魚、赤魷、鯊魚、旗魚等數種主要的經濟物種,其中以秋刀魚首當其衝,因為台灣的遠洋補撈秋刀魚,大多是在日本福島的東方海域,正好是洋流擴散方向。



 



不過漁業署也說,福島核災發生後,就有持續對我國在太平洋公海捕撈的魚類做檢測,結果均符合安全規定,未來日方一旦開始排放含氚廢水,也會將秋刀魚列入重點檢查項目。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