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國中教材將馬鈴薯以中國用語「土豆」稱呼,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17日)聽聞後表示,「這樣的話審查不可能通過」,經過教育部國教院審定的教科書,會以我國慣用詞撰寫,若出版社誤寫,教育部也會糾正。
因中國長期對台灣進行統一作戰,文化統戰更是資訊時代的其一方向。如今,康軒國一下冊生物課本寫到「土豆等於馬鈴薯」」。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審查特殊教育法修正草案質詢結束前詢問潘文忠,「土豆是指什麼?」然而,潘文忠回覆,「我們台語的土豆是指花生。」陳椒華表示,中國的土豆是指馬鈴薯,但在康軒國一下冊生物課本,竟然把馬鈴薯叫做土豆。
由於土豆在我國通用於花生的俗稱,在中國則是指馬鈴書,但康軒出版的國中生物課本,卻將馬鈴薯稱為「土豆」,且註解中強調,「馬鈴薯、花生都常被稱為土豆,但兩者是不同的物種」。
潘文忠聽完後直呼,「我們審查不可能通過這個,教科書怎麼可能用中國用詞」,經由教育部國教院審定的教科書,皆使用常用的詞彙,當出版社誤寫,教育部也會糾正。陳椒華回應潘文忠,教育部需注意相關教材,教科書中的學名、俗名等稱呼,一定要審慎檢查。
康軒今天下午則透過新聞稿說明,原先教材編寫目的是提示生活中使用的一些不同語詞,講的都是同一事物,讓學生了解學名對於溝通的重要性,且說到,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土豆可稱為落花生、花生、馬鈴薯,及洋芋。
康軒也強調,在全書其他章節內容都以「馬鈴薯」一詞做講述,且表示,未來會更嚴謹的編輯教材。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