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表示,近期有5大病毒正在社區中流行,分別為新冠病毒、A型流感、副流感、hMPV及腸病毒(柯沙奇A型)。吳昌騰分享,自己昨天(14日)看診時,就遇到3位小弟弟患者,出現「小腿痠痛」的症狀,檢查過後才發現是得了「病毒感染併發急性肌炎」,並形成「橫紋肌溶解症」。
吳昌騰於臉書專頁「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發文表示,這段時間,上兒科急診班的醫師,大家都辛苦了,最近兒科的病人相當多,尤其是「發燒的病人」。他指出,目前新冠病毒、A型流感、副流感、hMPV及腸病毒(柯沙奇A型)正一起在社區中流行。
吳昌騰分享,他昨天在上小兒急診班時,分別收治了3位來自不同家庭的小弟弟患者,年齡介於5至8歲間。而他們到急診求診的主訴都是前幾天「有發燒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之後「小腿痠痛,不想走路」,有些孩子甚至還得要爸爸媽媽抱著前往急診,讓家長們相當緊張。
對此,吳昌騰表示,當他問過病程、做完理學檢查後,大概就知道是急性肌炎(甚至併發橫紋肌溶解症),於是進一步安排抽血檢驗,報告顯現出肌肉酵素(CPK)上升到2000多至4000多,證實這些小男童都是得了「病毒感染併發急性肌炎」,並形成「橫紋肌溶解症」。針對感染了那些病毒會引起上述症狀,他說明,最常見的為「流感病毒」,並提醒大家應該好好注意。
吳昌騰對「流感併發急性肌炎」進行補充,他說,急性肌炎大多發生在兒童流行性感冒後,約1至4天,「前驅症狀」已改善,卻出現兩側下肢的肌肉疼痛,以小腿肌群較常見,其次是大腿肌。當病童活動時,雙腳疼痛加劇,即使能走路,也會有步態異常。
吳昌騰說,流感出現病毒性感染合併急性肌炎現象,可能是病毒直接侵犯肌肉引起發炎,也可能是經由免疫系統的反應所致,如果免疫系統的反應過度激烈,病毒也會侵犯大腦、腎臟、心臟。
此外,吳昌騰解釋,一般而言,小孩如果出現發燒、喉嚨痛,致病原通常包括流感病毒A型與B型,另外有些病毒也有可能引發肌肉發炎,須由醫師做出判斷。
最後,吳昌騰說,如果病童感染的病毒量較大引起肌炎,出現肌肉疼痛現象時,早期可以多休息、多補充水分,醫師也會給止痛藥減輕疼痛;如果比較嚴重,必須住院接受抗病毒治療及點滴治療,抽血追蹤CPK及肌肉發炎的狀況。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