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500年歷史的手抄《古蘭經》因台灣潮濕,造成蟲蝕嚴重損害,經過國台圖書醫院修復師快3年的修復,現今已恢復完整樣貌。國台圖也為此舉辦特展,在7月4日至7月28日,邀請民眾一同觀賞手抄古書的歷史風華。
500年手抄《古蘭經》是由土耳其慈濟志工的穆斯林胡光中,因當時伊斯蘭研究學會和台灣博物館所辦的「伊斯蘭文化展」,在土耳其遍尋許久才找到,展覽後就放在台灣家中收藏。
之後因得知證嚴法師平時習慣研讀「法華經」與「古蘭經」譯本,胡光中便在2020年7月將其贈送給證嚴法師,卻發現《古蘭經》因無法抵抗台灣濕熱的天氣,而遭到蟲蝕。
胡光中回憶,當時購入《古蘭經》時,展出單位已經過除蟲、冷凍處理,且展出後就放入防塵箱,不過受氣候潮濕影響,書本正受到蟲蝕。證嚴法師見狀,便產生修復的想法,並由胡光中和時任國台圖副館長吳英美,將《古蘭經》交給圖書醫院整修。國台圖表示,在修復前從封面到內頁被蟲蛀,或是過於潮濕導致書頁黏合、難以翻閱。
對此,修復師徐美文也坦言,當時受理修復《古蘭經》時,因書本紙張是唐朝傳到大食造紙技術所抄製的「麻紙」,在找紙張、染紙方面花費較多時間,不過確認後,對於修復方式有較大信心。
徐美文推測,這本《古蘭經》中有血跡、泥土等損害,該古書可能經歷過戰爭與地震,不過,最多的是還是菸甲蟲的侵蝕。在修復師近3年的努力下,《古蘭經》的完整風貌又再度重現。
國台圖指出,這本古籍手抄本至少經過10名抄寫者,以不同墨水來推測,抄寫者大約於西元15世紀至16世紀接續完成。
國台圖館長曹翠英也分享,修復《古蘭經》是對人文價值和文物古籍保存的尊重,透過這次修復《古蘭經》,展現出國台圖書醫院在修復技術的專業性。
國台圖強調,7月4日至7月28日,「殊勝因緣—《古蘭經》修復特展」,在國台圖5樓特展室展出,時間為周二至周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歡迎民眾蒞臨觀賞。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