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主導開發的第一艘MIT迷你潛艇,今天(15日)成功由艙內駕駛航行,再度寫下紀錄,入艙見證的校長鄭英耀及海下科技研究所教授王兆璋,在上岸後都掩不住激動,表示感動。
鄭英耀表示,這次是首度於實海域長時間由內部駕駛潛艇,有別於以往仰賴外部潛水員操縱潛航,意味著維生系統、操控系統皆運行順利,意義重大。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國防大學、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集團、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等合作單位都到場見證。
在上岸後,鄭英耀表示,迷你潛艇的試驗成功,對於台灣海洋科研是很大的突破,也是一個里程碑,當迷你潛艇下水後聽到海水的聲音,「非常興奮、激動!」他不僅見證、參與,也引以為傲!
王兆璋實際下水駕駛後笑說,「當下不是激動而是感動!」他形容,這就像學步幼兒放開母親的手,強調「這是一個重要的節點,證明了之前的判斷跟方向都是正確的。」他更感嘆5年來這麼多單位攜手合作、從無到有,經過非常多討論,走到這一步,成功達到階段性的目標,大家的情緒都非常高昂。
王朝欽表示,相較港灣,外海屬不可控的環境,團隊歷經多次勘查,克服3大狀況,包括避開小琉球觀光區潛水、立槳、風帆運動的遊客,載人載具航行路徑水深須介於10米至20米間,考慮救援需求,母船勵進研究船須於水深約50米處待命,並出動指揮船海景號、戒護用的海環號等。
計畫指揮官、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所長陳信宏說,身為指揮官,他坦言工程師入艙的階段「壓力很大」,畢竟外海實測的人員安全風險遠遠高於港灣環境,務以保守謹慎小心的心態執行任務,「交給艙內控制的目標順利達成,終於放下內心大石,相當感動。」
中山大學迷你潛艇,今年6月團隊先於台船內海碼頭完成第一次雙人維生系統測試,水下歷時1小時31分;在8月至小琉球的緩坡進行實海測試。中山大學水下載具中心預計明年4月再次實海測試,挑戰更深的海域、更長的航行時間,為這艘第零代的MIT潛艇2023年退役做準備。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