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議員最近接獲家長陳情指出,不少準公托出現不續約潮、導致家長每月多增6500元托育費,家長炸鍋。
根據新竹市議員劉彥伶今天(13日)臉書指出,最近很多人關心新竹市托嬰中心退出準公托的狀況,尤其東區的狀況令人擔心。事件起因,在於政府調高托育人員薪資標準到3萬至3萬6000元間,業者無法經營下去,所以很多托嬰中心都選擇不再與市府續約。
據《自由時報》報導指出,劉彥伶指出,近來連續接到不少有嬰幼兒有托育需求家長的陳情指出,竹市東區、北區有許多準公托的托育中心今年起不再是準公托,再加上托育中心調高月費對小家庭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她質疑,市府不是說「0-6歲市府養」,結果如今反而增加年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劉彥伶說,她跟市府社會處溝通過後發現,東區不少托育中心不再續約成為準公托的主要原因是,行政院在2022年10月公告準公共托嬰中心人員、幼兒園托育教保人員,每月起薪將提高到「3萬元到3.6萬元」。
但政府卻沒有提供托育中心相關補貼,導致很多準公托的業者要自行吸收這些增加薪資費用,以目前的收費水準,會無法經營下去。因此,在去年底契約期滿後,許多業者傾向不再續約成為準公托,才會出現準公托不續約潮。
而由於指定的托育中心不再是準公托,導致家長無法領取每月8500元的托育補助,只能領每月5000元的托育津貼;再加上托育中心不再是準公托後,月費也跟著調高約3000元,相當於有嬰幼兒家庭每月得多增加6500元費用。劉彥伶痛批,「根本是變相懲罰生小孩的家長」。
劉彥伶直言,高虹安市長選前提出「0-6歲市府養」政策,但至今卻毫無下文,如今準公托出現不續約潮,也不見市府提出因應對策。這樣豈不是讓年輕夫妻更不敢生小孩?甚至還讓家長增加更多的經濟負擔。
劉彥伶認為,中央政府的政策固然有其改善相關從業人員待遇的全國性考量, 但新竹地區的生育率與在地相關服務條件很難與其他縣市一概而論。她呼籲新竹市府應該要重視此現況,並積極提出應對的解決方案。
竹市府社會處表示,近期的確有不少準公托,因政府希望調高托育人員的薪資,再加上準公托需符合每月收費2萬元以下的限制,在抗不住物價調漲幅度下,今年起選擇不再續約準公托。目前社會處已在了解業者訴求,並內部研擬因應措施中。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