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又有新的致命病毒傳播。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表示,西非地區出現了致死率逾8成的「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至少有9人染疫喪命。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馬堡病毒傳播力在非洲雖然看起來很強,但目前病毒帶到亞太地區風險應該不高,不過,還要持續觀察。目前WHO和當地國家都已經介入處理,預期可以控制住疫情。
非洲國家赤道幾內亞的基埃-恩特姆省(Kie-Ntem)至少有9人感染馬堡病毒喪命,甚至傳出致死率高達88%。赤道幾內亞近期也證實,國內首次爆發馬堡病毒疫情。
我國將馬堡病毒出血熱列為第5類傳染病。根據疾管署官網資訊,馬堡病毒感染所得初期症狀為突發高燒、嚴重頭痛與倦怠、肌肉痛等。
發病3到5天後,全身會開始出現紅疹,伴隨嚴重腹瀉、腹痛、噁心感及嘔吐;且腹瀉症狀可能持續一周。這個階段的病人會呈現眼窩深陷、面無表情且嗜睡的狀況,面容十分憔悴。
發病後5到7天起,許多病人會有嚴重出血現象,除嘔吐物及糞便帶血外,牙齦、鼻、陰道及靜脈採血處亦可能有自發性出血。同時,還會伴隨持續高燒,如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則可能出現意識不清、易怒或攻擊性行為。
疾病晚期,約發病後15日,有時會有睪丸炎的症狀。感染該疾病的死亡個案多於發病後8到9天,因嚴重失血及休克而死亡。個案致死率約在24%~88%。
羅一鈞指出,馬堡病毒跟伊波拉都是屬於絲狀病毒,跟伊波拉病毒症狀很像,感染後主要會有出血熱症狀,像是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類感冒症狀,不太會有流鼻水、喉嚨痛情形;但很快會演變到全身黏膜、器官出血,致死率算偏高,在當地的傳播力也強。
羅一鈞表示,馬堡病毒目前發生在西非國家,也是透過果蝠在傳播,所以不管是透過動物傳播到台灣或是人坐飛機帶到國內的概率都不高,風險和傳染機率在亞太地區也屬於偏低;但還是要觀察是否跟伊波拉病毒一樣,在當地、鄰近國家有擴散的情形。目前WHO和當地國家都已經介入處理,預期是可控制住疫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