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長者失智盛行率近8% 35萬人中「阿茲海默型」最多

上報快訊/藍誼軒    2024年03月21日 22:15:00

台灣在2018年正式成為高齡化社會,衛生福利部今天(21日)公布最新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全國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與2011年時的8.04%相近。但衛福部預估,現今失智人口已達35萬人,且失智症最常伴隨「憂鬱及負性症狀」,成照顧者隱形壓力。



 



據內政部統計,台灣自2018年3月,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14.05%,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對此,衛福部表示,衛福部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全國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達7.99%,與2011年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的失智盛行率8.04%相近。



 



衛福部也指出,女性失智症盛行率為9.36%,高於男性的6.35%。若以年齡區分,65至69歲為2.40%、70至74歲為5.16%、75至79歲9.10%、80至84歲及85歲以上長者,分別為16.00%及23.23%,顯示「年齡越高失智症盛行率越高」。



 



據本次調查的盛行率及國家發展委員會提供的人口推估資料,衛福部分析,現今國內失智人口約35萬人,預計2031年會增至47萬人、2041年達68萬人,有逐年攀升趨勢。



 



衛福部發現,失智症也有不同類型。第一名為阿茲海默型失智症,高達56.88%,等於超過半數;血管型失智症則占22.91%,位居第二,巴金森氏症失智症以7.12%排第三。



 



此,次也是衛福部首次調查情緒及行為症狀(BPSD)發生情形,並且串聯全民健保資料庫,常識了解醫療利用及費用支出。吳希文解釋,失智者最常出現的BPSD前5名依序為:憂鬱及負性症狀33.37%、日夜顛倒或作息混亂32.94%、恐懼或焦慮27.75%、重複行為25.43%、妄想21.19%。



 



衛福部表示,失智症除認知功能障礙外,亦伴隨上述情緒及行為症狀,不僅讓失智者產生不適,也成為照顧者的主要壓力來源,發生率高達66.01%,且失智程度愈高,發生率也愈高。



 



面對未來增加的失智照護人口,衛福部承諾,會持續精進失智照護資源運用,並發展防治照護對策、加強宣導失智症相關識能。吳希文則補充,衛福部預定未來每5年啟動一次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盼能及時發現失智症患者,提供照護與支持。



 





 



此調查執行期間為2020年至2023年,針對全國22縣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進行分層多階段群集抽樣,並對樣本進行兩階段訪視,第一階段由之訪員以家戶面訪方式,透過問卷中失智症相關量表篩選出疑似失智症者;第二階段再由訓練過的合格醫師進行家戶面訪,針對疑似失智症者做進一步臨床認知功能狀況評估,判定是否為失智症。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