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電業法》修正案,外界對電價是否上漲看法不一,並持保留態度。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許忠信認為,短期內影響應不大,長期也未必會上漲。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許志義,對電力市場開放樂觀其成。
延伸閱讀:《電業法》修正案三讀通過 明訂2025核電停止運轉
立法院三讀通過《電業法》修正案,有環團認為電價將上漲。經濟部長李世光11日指出,在電價費率審議會成立、新版電價公式通過前,現行「電價等於被鎖住、不會被動」,他強調「目前沒有任何規劃電價上漲的問題」,且以現在情形來看,「看不出來上半年有機會調整」。
許忠信受訪表示,《電業法》修正案三讀通過後,短期內對電價影響應不大,但長期來看也未必會上漲。但由於目前電價主要受國際燃料成本影響,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未來長期走勢現在仍難以判斷。
另外,目前綠電成本相對較高,但因占整體發電量低,影響不大,但未來若發電占比提升,電價就會有上漲壓力;另外,日後台電公司改革績效是否有成,也有待觀察。「一分錢、一分貨,國人要有體認」。
許志義則不認為電價將上漲,他分析,電力市場開放自由化後,透過市場競爭影響,對未來電力的價格及品質都有正面影響,但前提是「民眾要有選擇購電的權利」。他說,「電和普通商品一樣,可以進行組合行銷」,舉例像是現在日本Lawson便利商店就經常推出購電就送各式商品或折價券的方案,「未來民眾會自己去尋找便宜的電購買」。
他表示,綠電設置可因地制宜,不受燃料成本影響,且太陽能及風力都是零成本,例如川流式小水力發電的入門技術門檻低,在地人就可加入生產綠電;反觀火力發電受到國際燃料價格影響大,也會進而影響其售價。
但國家政策基金會研究員唐慧琳卻認為,短期內的電價不受修法通過影響,因為目前電價主要成本仍受國際燃料價格左右;但電價漲價效應是會逐步浮現,因為不利因子太多,電價沒有往下的空間。
唐慧琳指出,台電現在具有垂直整合和大量採購的優勢,未來若要拆分為控股母子公司將降低聯合議價能力,且垂直分割將增加企業成本,加上台電還要負擔綠能發展成本,這些有助漲價的不利因子,最後都將轉嫁到大眾身上。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