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茶葉 台灣查獲首宗走私毒品恰特草

上報快訊    2017年02月03日 17:28:00

刑事局偵破國內首宗走私毒品恰特草案件,共查獲66包、134公斤含有2級毒品卡西酮的恰特草,並將負責收貨的60歲何姓婦人及27歲女兒移送法辦。訊後,兩人人皆以20萬元交保。



 





恰特草有「東非罌粟」之稱,又稱「阿拉伯茶」、「巧茶」。(刑事局提供)


 



據刑事局指出,恰特草內含興奮化學物質卡西酮(CATHINONE),對人體中樞神經具有刺激作用,長期食用易染癖成癮,因此很多國家都將它列作管制藥物或毒品,國內亦將卡西酮(CATHINONE)列為第2級毒品。



 



大陸海關緝私局日前主動提供走私毒品情資給我方,表示發現有5件自衣索比亞寄出、過境北京的國際郵包,疑為新型態毒品恰特草(又稱巧茶、阿拉伯茶),收件地址都在台灣,經財政部關務署與大陸海關緝私局協調聯繫後,雙方同意合作偵辦。



 



專案小組追查實際收件人,鎖定上月24、26日陸續抵台的5件空運國際快捷郵包,由海關會同警方開箱查驗,清查計有37包毒品恰特草,鑑驗結果呈現第2級毒品卡西酮(CATHINONE)反應。警方隨即前往位於台南市逮捕收貨的何姓婦人,並在她住處查獲先前已寄達的29包恰特草,共計查扣66包、總毛重134公斤。



 



警方2日策動貨物實際收件人、何婦的鄭姓女兒自澳洲返台到案,鄭女供稱,是受紐西蘭籍的前男友請託收貨,再以茶葉外袋重新真空包裝後寄到澳洲,對方言明她幫忙轉寄,每公斤可獲得50元澳洲幣的酬勞,已收過3000元澳洲幣、折合新台幣約7萬多元的報酬。



 



警方估計,遭查扣的恰特草在澳洲末端價格約1千萬元台幣。全案經過訊問後,依《毒品罪》嫌送辦,此外,警方持續清查嫌犯相關金流及財產,追查毒品流向,積極擴大偵辦。(林育璞/綜合報導)



 



 





(刑事局提供)


 



小檔案(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學名:Catha edulis



別名:「東非罌粟」、「阿拉伯茶」、「巧茶」



外形:似莧菜,曬乾後形似茶葉



產地:衣索比亞,主要分布於非洲、阿拉伯半島等地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