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審判不當然等於法庭直播 法官協會籲司改慎思

上報快訊    2017年03月15日 11:41:00

「公開審判不當然等於法庭直播,司改國是會議宜慎思!」法官協會15日發出聲明指出,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四分組前於3月10日以21名委員中11名贊成,通過「事實審法院審理期間法庭直播」決議。一旦「公開審理」擴大至「法庭直播」,並非僅止於公開程度的差異,影響甚大,需再妥適權衡,而非流於即興式的改革意見。



 



法官協會指出,雖然,司法院大法官或最高法院審理部分案件時,已有開放法庭直播的先例,但我們必須指出的是,高等法院、地方法院等「事實審」法院的審理,性質上不同於司法院大法官或最高法院的「法律審」。



 



協會表示,簡單地說,「事實審」必須進行「證據調查」,而不是單純的針對法律見解進行辯論而已。亦即除了法官、檢察官、律師之外,更有被告、證人、鑑定人、被害人等各相關人民必須協同參加法庭活動;一旦「公開審理」擴大至「法庭直播」,並非僅止於公開程度的差異,尚須考慮各類訴訟參與者面對媒體傳播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是否影響證人到庭作證意願、被告亦可能面臨全民公審等諸多因素。因此必須妥適權衡公開直播的公益性與訴訟參與者的基本權,而非流於即興式的改革意見。



 



法官協會還指出,為因應此項可能的重大變革,司法院業已委託專家嘗試比較各先進國家實務運作現狀、正反論點及技術支援等層面進行通盤研究,更排定於4月28日及5月5日舉辦學術研討會,廣邀各界提供意見。但司改國是會議卻未及參考此等研究結果,倉促決定開放法庭直播,誠屬遺憾。



 



協會肯認公開、透明是建立司法信賴的必要條件,法官審理個案的態度亦需要接受適當監督,但現行法院審判程序或判決書除依法不得公開者外,均已公開,任何人可隨時旁聽觀察,法庭並有全程錄音,得供檢視法官審理個案的態度。



 



協會對此,即認不足而有更多監督的必要,但仍不得因而侵害人民的隱私權、妨害證據的調查、造成全民公審的不良結果。



 



法官協會強調,「公開審判不當然等於法庭直播!」縱使司改國是會議結論僅具建議性質,相關執行事項或立法問題仍有待其他機關辦理,然司法改革問題經常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在尚未就相關議案利弊得失充分進行討論之前,實不宜對任何議題輕易做出結論。



 



延伸閱讀:【司改會議通過】從憲法法庭擴及到二審法庭 可望開放直播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