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婚女性請注意 含塑化劑香水、潤膚乳恐會生出「短雞雞寶寶」

上報快訊    2017年04月21日 14:18:00

塑化劑等環境賀爾蒙,容易造成對身體不可逆的傷害。為響應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台大醫院、環保署、國健署21日特別召開者會,呼籲民眾生活中盡量減少使用塑膠袋及塑膠容器。塑化劑也會透過皮膚吸收進入人體,部分香水、潤膚乳可也能含有塑化劑。



 



台大醫師陳保中在記者會中表示,環境有毒物質暴露無所不在,尤其現在人多外食,容易接觸塑膠製品,如:塑膠帶、塑膠杯、吸管、防油紙袋等,高溫和油脂都會讓塑膠製品中塑化劑溶出。



 



塑化劑容易對懷孕婦女、嬰幼兒造成過敏、心血管疾病的威脅;也會讓男性雌性化,比如:精子濃度下降、生殖器短小。



 



陳保中指出,塑化劑是一種環境荷爾蒙,作用類似雌激素,在自然狀態下,男人和女人體內都有雌激素和雄性素,只是用處不同,需要的量也不同。女性對雌激素需求較大,因此外來的環境荷爾蒙不會造成劇烈影響;但男性比女性更敏感,對男性來說,外來的環境荷爾蒙影響很大,會干擾內分泌系統,減少精子數量。



 



他表示,男性如果攝入過多塑化劑,可能會降低生育率,建議想要生育的男女,應盡量避免使用可能含塑化劑產品。懷孕女性如果接觸過多塑化劑,也會對腹中胎兒造成影響。



 



日常生活用品也暗藏塑化劑危機,陳保中說,目前已知有些香水、潤膚乳液等也都可能含有塑化劑。過去也有檢測發現,益生菌也可能含塑化劑。不少爸媽以為益生菌可以保養孩子身體,但若吃到有塑化劑產品,反而對孩子有害。



 



他解釋,塑化劑不只是靠「吃」才會進入身體,也可能透過皮膚的接觸吸收,也就是坊間常說的「經皮毒」。



 



陳保中建議,不需要吃或使用的東西就別用,益生菌可短期使用來改善症狀,但不要作為保養、長期使用;保養品選擇也不要老是忠於同一品牌,常換牌子可以避免踩到地雷。(吳美欣/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夏天車內包裝水恐釋出塑化劑 消基會:政府應訂定規範​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法國總統大選前爆恐攻 IS:我們幹的



●【影片】故居發現止痛藥 王子死因定調為意外



●【影片】挑釁不斷 北韓播放攻擊美國短片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