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玲龍的粉紅色花瓣,旋轉攀附在翠綠的花軸上,這就是罕見的綬(讀音同受)草,又稱為盤龍草,只有接近清明時節,才會含苞待放。現在出現於台北大龍國小操場旁的草地上,讓學生及家長爭相前往一睹全世界最迷你蘭花的風采。
綬草(學名:Spiranthes sinensis)為蘭科綬草屬植物,是台灣最迷你原生蘭。在尚未開花前,就像一般雜草般,不易辨識,只有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才會開出粉紫色的花瓣,隨著翠綠的花柱迴旋排列,繞莖而長,相當雅致。因為像極了寺廟裡的龍柱,又被稱為盤龍草,同時也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稀有植物。
罕見的綬草出現於台北市大龍國小校園周邊的草地上,許多民眾聽聞消息後想到場朝聖。
綬草是在3年前由大龍國小陳長順老師發現,目前校方已將周邊隔出區域,避免學生或是其他民眾誤踩,細心照護不讓珍貴的綬草受傷。
因非常罕見,許多民眾想移植,但綬草野性很強,若是自行移栽不易成功;而且根部較脆弱,挖取時需注意,否則移栽成功率更低。和大多數蘭花一樣,綬草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較高,需要濕潤以及肥沃的土壤才能順利生長。
去年大龍國小有老師將綬草移植到花盆內栽種,今年這盆綬草也如期開花,讓師生及家長們都很與奮。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綬草又名盤龍參、盤龍蔘、鷊、虉綬、龍抱柱、紅龍盤柱、雙瑚草、豬鞭草、一線香、豬遼蔘、豬潦子、勝杖草、盤龍箭、反皮索等,是蘭科綬草屬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地生蘭。
「綬草」的花序如綬帶一般,故得名,而其花序又如紅龍或青龍般盤繞在花莖上,肉質根似人蔘,故綬草也常被稱為「盤龍蔘」。由於綬草具有中醫藥價值,市價每公斤要價上千元,台灣植物藥材誌記載,綬草具補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功效,可利用部位為帶根的全草,通常拿來泡米酒或熬雞湯,作為食補用途。(蔡易軒/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相約五月油桐雪 楊梅百年保甲古道見
●螢火蟲季節來臨囉/木柵公園、大安森林公園、榮星花園 都有牠的蹤跡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美國女太空人打破太空停留記錄 川普視訊恭賀
●【影片】憂心極右派當選 法國人體展抗議種族主義
●【影片】法總統大選首輪投票落幕 馬卡洪與勒潘殺出重圍
●【影片】紐約動物園直播長頸鹿分娩 百萬網友爭相一睹為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