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事件的發省:用液態營養品維持的生命 有何意義

上報快訊    2017年05月03日 17:20:00

知名作家瓊瑤於臉書的一封信,揭露出其與繼子女在照料先生平鑫濤上的意見分歧,同時也引起各界對於安樂死、安寧醫療等長照議題的討論。其中,由於瓊瑤與繼子女的主要意見分歧在於「是否插胃鼻管」,3日有媒體人就此進行討論,分享自己身為病患家屬的經驗,強調若連人生基本的快樂「進食」都無法做到,而是靠液狀營養品維持生命,還要每兩周讓管子進進出出,讓自己手、腳被綁住,「這樣的生命有何意義?」



 



有鑑於媒體近日頻繁報導瓊瑤與平家子女的爭議,媒體工作者王美珍3日於臉書PO文分享自己身為病患家屬的心情與經驗。她表示,父親臥床7年,除了氣切她確定拒絕外,「鼻胃管、尿管、抽痰管、氣管插管,我大學時照顧爸爸中風與失智時,全都經手過了,因在盡量分別說明插這些管時,你可能會經歷到的心情。」她同時也呼籲,「如果父母還健康,可以提早與他們討論未來的處置。」



 



她首先就胃鼻管進行說明,表示胃鼻管是失能老人在接受醫療時,時常被使用的管子,通常是擔心吞嚥有困難或容易噎到者,醫師會建議從鼻子插入一條管子深入胃部。「而插了這條管子,代表往後所有的進食,都不是透過嘴巴嚐食物了。」



 



王美珍強調,鼻胃管插進去的過程,病人會很不舒服。她指出「一個長長的塑膠管,從鼻腔硬插進去到胃部,那異物感有多強烈?」因此她回憶「我記得每插入一段,就要哄爸爸。」她解釋,之所以要分段進行,是因為過程中一定會因為刺激嗆到而劇烈咳嗽,會看到老人家整臉嗆紅。要休息很久,才能再插入下一段。



 



王美珍指出,鼻胃管每2周就要換一次,「所以爸爸每兩週都要經歷把管子拔出又插入的痛。更令人難過的是,人體的直覺反應,會自動把管子拔掉。所以時常一覺醒來,管子就被他自己拔掉了。這種情況在老人中非常常見。」



 





 



她表示,由於有些老人會將鼻胃管拔掉, 最後醫院或安養院想到最方便的方法是,「他們會用一種網狀綁著木板的手套,把爸爸的手綁起來,變成像小叮噹的手。」或者甘脆把手腳直接綁在床沿的鐵架上,叫做「約束帶」,為的就是防止病人自拔鼻胃管。



 



因此她文末質疑國內普遍以延長生命為準則的醫療方針,「若有一天你已全身無法動彈,大小便都無法自理,連進食都不是透過嘴巴,而是靠根本不知道什麼味道的液狀營養品維持生命,還要每兩週讓管子進進出出,讓自己手、腳被綁住,這樣的生命有何意義?」



 



【延伸閱讀】



●【安樂死議題】讓我死得快最重要!79歲瓊瑤拒急救要尊嚴



●平鑫濤子發千字文給瓊瑤阿姨 「父親只是失智」把他還給我



瓊瑤絕望回應平雲千字文:人在做、天在看



國人有鼻胃管3迷思 醫師朱為民:歐美有9成病人不選擇插管餵食



 



【熱門影片推薦】



●俄羅斯飛機高空遇強亂流 27名乘客受傷



●換湯不換藥 法國選民諷勒潘騙選票



●警方催淚瓦斯驅散 土耳其勞動節遊行逮捕200人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