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基改馬鈴薯」輸台 農委會:要求主管機關標示清楚

上報快訊    2017年06月19日 15:55:00

美國「基改馬鈴薯」向台叩關,遭民間團體以「致癌疑慮」為由反對。衛福部食藥署科長周珮如18日表示,基改馬鈴薯已獲美、加、澳核准,業者遞件經基因改造食品審議小組委員書面審查,近期將開會討論,若通過最快1年後上市;農委會19日表示,國產僅占每年需求量3成,往後若開放進口,會要求主管機關將使用基改馬鈴薯的產品標示清楚,以免損及國產馬鈴薯商機。



 



美國基改馬鈴薯向衛福部申請輸台,是國內核准基改食品原料進口以來首宗基改馬鈴薯申請案。依據衛福部作業流程,預計最快2018年上市。除了基改食品是否引發致癌各界有爭論外,是否衝擊國產馬鈴薯的商機也引發關注。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說,台灣比較不適合生產馬鈴薯,每年需求量有7成需靠進口。而農糧署作物生產科科長方怡丹說,國內核准輸入的基改作物或食品原料,目前累計有黃豆、玉米、棉花、油菜、甜菜5種,馬鈴薯若開放將是第6種。



 



她也說明,衛福部食藥署設有「基因改造食品審議小組」,負責相關食品申請輸入的食品安全審查,改造基因片斷也要取得,作為未來檢驗之用,但是農糧署目前沒有受邀與會共同審議。



 



她並說,國產馬鈴薯當然都是非基改,面積只有2000多公頃,產量只占每年國人需求量17萬到18萬公噸的3成左右,主要供應鮮食;市面上洋芋片、炸薯條等等加工食品都是用進口馬鈴薯製作,「未來若開放,有可能會漸漸變成是用基改馬鈴薯製成。」



 



她強調,國產馬鈴薯也有開發製成加工品,或是供應速食店,像是摩斯製作炸薯條之用;未來若開放,當然會希望衛福部要把關,市面上所有馬鈴薯生鮮或加工食品,全要標示清楚是「基改」或是「非基改」,讓國人有選擇的權利,並確保國產馬鈴薯的商機。



 



國內的量販店採觀望態度,愛買表示,目前還是以國內自產馬鈴薯為主。大潤發也說,待實際有進口後,會再評估。(李先泰/綜合報導)



 



【熱門影片推薦】



●森林大火肆虐葡萄牙 已造成25人罹難



●川普要美古關係走回頭路 古巴人:沒在怕



●上報人物/退役情報員楊六生:主使江南案?蔣孝武未否認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