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電視辯論今天(5日)登場,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表示,自己是政策控,提出170項政策,會帶領台此走向國際,讓市民有優質的生活。
陳時中面對蔣萬安不斷僅咬疫情嚴重時「3+11」、「疫苗採購」等問題,陳時中質疑:「這些問題不是都問過了嗎?」並直言裝睡的人叫不醒,感慨很多。同樣的問題,同樣回答過了,如果你要當市長,一個問題問一次還沒有辦法瞭解,問兩次你應該明白,問了三次其實就有一點多餘了。
陳時中說,自己30年前年前,是一位熱心公共事務、關心台灣民主的牙醫師。那個時候確實沒有想過會踏上政治這條路,而30年過去了,台灣社會還在必須討論蔣家後代的問題,實在也令人困惑。
陳時中也提及,前幾天去看了「流麻溝十五號」,看完之後情相當激動,也無法平復,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死刑犯被槍決前留下的笑容,那是台灣歷史上,最令人動容的反抗。不過他也強調不會苛責蔣萬安,不會要蔣萬安為過去蔣家的行為負責,不過,比起去參加救國團的遊行,更有責任帶領台灣社會弭平傷痕。
陳時中也邀情蔣萬安、黃珊珊,找一天3個人跟著彼此的支持者一起去看這場電影,共同面對這段歷史,他也相信,這幅畫面會讓台北市民感動,會是台灣社會邁向和解、團結的一大步。陳時中坦言從政不該是為了打敗誰、也不該是為了討厭誰,應該了替我們這塊深愛的土地多做一些事情。
回憶過去8年,陳時中表示曾全心全意為柯文哲市長成立後援會,站台拉票,並跟很多市民朋友一樣,相信柯文哲、相信改變成真、相信柯說要推倒藍綠的高牆,不過8年過去了,柯文哲卻築起了另外一道牆,台北市民成了柯向上爬的工具。
疫情期間柯文哲在疫情期間每天炮打中央,只有中央跟地方同心協力,問題才能夠解決。針對前陣子防疫旅館的爭議,陳時中向黃珊珊說明,我不會再用「剽竊」這兩個字,雖然關於防疫旅館的出處,仍存有相當多的認知差異。不過,中央與地方是一體的,功勞應該給地方的,只要對防疫有幫助,所有的人都是英雄,我都感謝。
陳時中也提及,台北市是台灣的首都,資源最豐富,有最優秀的公務人員,有充分的條件,讓台北市能夠快速進步。參選至今,他已經提出了170項政策:
1.改善內湖交通,是希望週五下班的民眾,不要花一個小時,還過不了民權大橋。
2.推動都市更新,是希望市民朋友住得舒服點,長輩出入有電梯可以用。
3.社會住宅是希望出外打拚的年輕人,有個好一點的棲身之所。
4.坐月子補助三萬六千元,讓剛生完小孩的媽媽,可以照顧好身體。
5.增加臨時托育,是希望父母也可以喘息,有一些自己的社交生活。
6.路鋪好一點,不要坑坑洞洞,路牌亮一點,開車騎車比較安全。
7.毛小孩也是我們的家人,我要打造全台第一座公辦的「寵物活水樂園」,讓牠們可以快樂玩耍。
8.成立國際事務局,也要培養具有國際專業的年輕人才。
陳時中表示,自己是個「政策控」,很多政策只要有心,就能夠立即改善,並想當一個讓台北市民生活更有質感的市長,要帶領台北走向國際、走向世界「政策控」。這些政策是我對市民的承諾,也是一份契約。
前一陣子,陳時中去了一趟信維大樓,很難想像21世紀的台北市精華區,竟然還有這樣的地方,他也直言台北不應該是這樣子,台北市不應該存在這樣的問題。一家人擠到3到6坪的小空間,擁擠不堪,整個大樓安全堪慮。住在那裡的人多半是社會的弱勢。那裡沒有電梯,行動不便的老人家被關在房裡,連1樓都下不去。從郝龍斌到柯文哲,都更講了16年,還是動彈不得。
陳時中也說,這個畫面帶給他很大的震撼,讓他的心情非常的沉重。離開信維時,他也跟幕僚講:「當市長就是要解決問題,如果兩年沒辦法解決信微的問題,還跟人家選什麼市長。」陳時中也希望跟其它2名候選人約定,不管以後誰當選,都要把信維大樓的案子,當成是就任市長後的第一要務。
「讓政策照顧到更多需要被照顧的人」是陳時中從政的初心,他也說:「我從政,是因為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比別人更好;我從政,是因為我相信,我的政策可以照顧到更多的人。」若當上市長,一定讓台北擺脫施政滿意度的末段班的成績。一定讓政策能夠照顧到更多人民,一定會讓台北跟世界一流城市並駕齊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