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OVID-19本土疫情處於高原期,確診數上升趨勢則相對穩定。對於國人期待放寬邊境管制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8日表示,鑑於國內外染疫率逐漸接近,已陸續討論邊境放寬管制措施的計畫。陳時中表示,由於仍須顧及國內醫療量能,同時讓經濟維持穩定,目前已經與經濟部討論商務人士入境問題,「很快就要宣布」。
陳時中28日在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表示,目前國內疫情處於高原期,從每日新增病例數來看,應該是在高原期起伏,但大致來說趨於穩定。而在醫療量能方面,陳時中指出,27日的出院人數比住院的人數多,空床率略為增加,醫院壓力、急診壓力都減輕,27日急診就診約2.5萬人,也達到近期低點。
對於國人期待能夠開放邊境及放寬檢疫,陳時中表示,過去台灣染疫率很低,國外染疫率則很高,因此戰略上是將病毒阻絕在境外;現在國內染疫率升高,與國外染疫率都在6%上下,因此我國的防疫戰略也從阻絕病毒於境外,轉為和病毒共存;指揮中心已開始陸續討論邊境放寬管制措施的計畫。
陳時中表示,現階段沒有立刻開放邊境,主要原因是考量醫療量能是否能夠承受;台灣疫情正在發生,醫護也有染疫狀況,醫療量能存在壓力,未來邊境開放將會考慮醫療量能的承受能力。
陳時中說,開放邊境「已經看到曙光」,近來住院的人比出院的人略少,整體住院人數沒有往上走,如果過段時間醫療量能仍維持穩定,就可以思考邊境開放。
至於邊境管制鬆綁是否有優先適用對象,陳時中說,為了讓經濟維持穩定,世界各國都在開放,經濟上需要投資、下單,之前受到邊境管制影響,就會喪失這些訂單,這部份目前已經與經濟部討論,「很快就要宣布」。
旅遊觀光開放的部分,陳時中表示,仍要視醫療量能及邊境能承受多少病例數而定,陳時中說,現在針對旅遊、觀光,外交部等對各國有不同的警示,將請各單位研議進行統一警示,在未來第2步開放時就可以運用。
陳時中表示,基本上對經濟影響較大的面向,先行開放是必然方向,其他的也會陸續再開,但主要仍將考慮醫療量能承受度,若可以承受比較多就開放比較多,不再以阻絕病毒在境外來考慮。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