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標槍】黃金右臂出征!鄭兆村「贏過自己」才能擲金 救田徑53年奧運獎牌荒

鍾裕能    2021年08月03日 22:00:00

「一切得來不易,我打包了老婆、寶貝、家人、好友和你們的祝福,謝謝您們成為我堅強的後盾。一起前往奧運吧!」這是「黃金右臂」鄭兆村出飛到東京前在臉書的留言,他也說:「謝謝為我加油的你們,我要讓世界知道這隻手臂是MADE IN TAIWAN」。



 



東京奧運田徑的競技已陸續展開,男子標槍項目將在4日上午8點5分進行資格賽,取前12名的選手晉級決賽。我國的鄭兆村和黃士峰將「雙槍出擊」,進行暖機,小試身手。



 



 



世大運驚天一擲 91.36公尺破亞洲紀錄摘金



 



2017台北世大運驚天一擲,在空中射出一道長達91公尺36完美弧線的鄭兆村,不但在鄉親父老面前摘下金牌,還成為亞洲首位突破90公尺障礙的選手,締造男子標槍的亞洲新紀錄。



 







台灣好手鄭兆村2017年在台北世大運驚天一擲(上圖,資料照片/陳品佑攝),以91公尺36成績破亞洲紀錄摘金(下圖,取自鄭兆村臉書)。


 



一戰成名,登上亞洲男子標槍的頂端後,鄭兆村又在2018洲際盃男子標槍賽獲得銀牌,2019則拿下亞錦賽金牌和鑽石聯賽上海站銀牌,且在5月的上海站射出87公尺12的成績,成為台灣首位取得東奧參賽資格的田徑選手。之後,他又在鑽石聯賽8月的伯明罕站以87公尺75的成績奪金,成為在鑽石聯賽第一個拿下金牌的台灣選手。



 





 



鄭兆村在世大運的成績,擺在過去10屆的奧運,都能拿到金牌。僅管4年過去,年紀也變大,但所累積的經驗,卻讓他更為自信,而且今年2月他還剛升格當爸爸,期待「生子後」的強運,能在奧運舞台再擲出傳奇,並繼53年前、1968年紀政在女子80公尺跨欄奪銅後,再為我國拿下一面田徑獎牌。



 



對於首度站上五環的最高殿堂,日前鄭兆村受訪時曾說:「當然是非常期待,畢竟之前爭取奧運的時候,因為一些傷勢,或者是成績沒有達到預期標準,這一次終於達到自己滿意的成績,希望在奧運的時候,可以有非常好的表現。」



 





今年2月鄭兆村升格當爸爸,期待「生子後」的強運能為他在奧運舞台再擲出傳奇。(取自鄭兆村臉書)


 



鄭兆村的目標,設定至少要89公尺以上,而且希望能拿到前3名。「希望在場上能完全發揮出來。被寄予厚望拿牌,我自己也很期待能拿到,就盡情享受。」鄭兆村說。



 



 



與黃士峰「雙槍出擊」 德國猛將維特爾7度擲破91米



 



黃士峰則在在國內舉行的測試賽中,擲出85公尺03的成績,達到東奧參賽標準85公尺的門檻,成為鄭兆村之後第2位拿到東奧資格的台灣標槍選手。不過,兩人要奪牌,必須使盡全力,有超水準的表現才行。



 





標槍好手黃士峰在東奧測試賽以85.03公尺成績拿到參賽門票。(田徑協會提供)


 



德國名將維特爾(Johannes Vetter),5月在歐洲田徑團體銀標賽射出96公尺29的成績,名列史上第3傑,距離世界紀錄只有72公分,而且今年已7度擲出91公尺以上的成績,則是東奧奪金呼聲最高的選手。



 





 



另外,波蘭選手庫魯考斯基(Marcin Krukowski)今年曾擲出89公尺55的成績,千里達多貝哥的沃考特(Keshorn Walcott)也有89公尺12的紀錄,印度的喬普拉(Neeraj Chopra),則以88公尺07創下生涯最佳,且名列今年成績第4遠,也都相當被看好。



 



 



「壯臂MADE IN TAIWAN」 擲89公尺↑拼奪牌



 



鄭兆村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都留在國內閉門訓練,他去年12月最後一次出賽,只擲出85公尺44,在今年國際上的成績中,名列第10。他必須至少擲出89公尺以上成績,才有機會奪牌,甚至要超越他在世大運的生涯最佳紀錄,才有拼金的機會。



 





 



僅管如此,但鄭兆村有信心的說:「第1次參加奧運,要留下紀念。」他也深信「贏過別人前,首先要贏過自己。」請大家拭目以待,鄭兆村怎麼去擦亮他「MADE IN TAIWAN 黃金右臂」的招牌。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