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輪AZ疫苗今早10點開放預約 施打QA報你知

上報快訊/曾維英    2021年08月29日 10:43:00

第七輪新冠肺炎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於29日上午10點至31日中午12點,開放29歲以上民眾及18歲以上(2003年9月3日前出生)有重大罕見疾病的第九類患者預約。第七輪疫苗選項仍以AZ為主,符合資格者約有100萬人,施打時間為9月3至10日,想選輝瑞(BNT)可在8月31日下午4時之後加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施打AZ後可能反應包括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但症狀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如果接種部位有硬塊膿瘍或持續發燒、嚴重頭痛、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視力改變、癲癇、紫斑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



 





 



《上報》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網站,整理AZ疫苗接種相關Q&A資訊如下:



 



 



Q1:疫苗保護效果?



 



A:完成2劑接種可預防63%有症狀感染風險,依臨床試驗資料分析,接種間隔12周且完成2劑接種,保護力約81%。



 



 



Q2:接種注意事項?



 



A:發燒或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人,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



 



 



Q3:接種間隔時間?



 



A:適用接種年齡為18歲以上,接種劑次為2劑,衛福部建議至少間隔8周以上,間隔10至12周,疫苗接種效果更佳。



 



 



Q4:接種其他疫苗可以打AZ疫苗嗎?



 



A: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的接種間隔,建議間隔至少14天。



 



 



Q5:孕婦可以接種嗎?



 



A:孕婦若為COVID-19之高職業暴露風險者或具慢性疾病而易導致重症者,可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之效益與風險後,評估是否接種。哺乳中的婦女接種COVID-19疫苗後,仍可持續哺乳。



 





 



 



Q6:接種後反應?



 



A: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部分會有發燒反應,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這些症狀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Q7:不良反應及因應措施?



 



A:如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



 



接種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以下任一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



 



 



Q8:接種後就不會感染新冠肺炎嗎?



 



A: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降低罹患COVID-19的機率,但仍有可能再次感染新冠肺炎,民眾仍需佩帶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與遵守各種防疫措施。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